CNML格式】 【 】 【打 印】 
揭密中國激光模擬對抗器如何判勝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5 13:27:41  


解放軍全激光模擬化對抗演練。(資料圖)
安裝激光模擬器的坦克。(資料圖)
  8月17日,上合組織“和平使命-2007”軍演舉行最後階段的實兵演練,俄羅斯《獨立軍事觀察》周刊記者走進演練場,發現一些“恐怖分子”正向前面空地上的民警“射擊”,還有幾名“恐怖分子”却在一旁休息。一問才知他們是被狙擊手擊中而被判“陣亡”了。那麽,在真槍實彈的演習中,如何既保證參演官兵安全,又准確判定人員“受傷或陣亡”、從而對演習成績作出公正裁定呢? 

  有驚無險的空爆彈 

  目前,在軍事演習中投入的都是現役裝備,步兵輕武器一般配發空爆彈(也稱空包彈,就是沒彈頭的子彈),只需在槍口加裝一個裝置,空爆彈可以形象地模擬出武器發射的光、聲、烟塵,但只要人沒站在槍口5米以內距離,空爆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在實際演習中,由于對彈著點和攻擊一方的進攻路綫都是事先規定好的,進攻一方絕對不會誤入彈著區,故對壘雙方不可能在5米內互相射擊。進行火炮攻擊、火力覆蓋和打擊機場的實彈演練時更是如此,全部人員都會在規定時間內撤離目標區。 

  但問題是單純使用空爆彈,往往無法確定目標是否被擊中,只能靠“舉報”和“自覺”。演習結果更多是靠導調部依據火力發射情况進行綜合評估。爲更精確判知參演官兵“傷亡”情况,激光模擬器便應運而生了。 

  激光模擬器死傷立判 

  激光模擬器是現在演習中爭相選用的先進儀器,即在實用武器上安裝激光發生器,用沒有殺傷力的低能量激光來代替子彈、炮彈。同時在訓練服的各個部位裝上接收器及音響、烟火裝置。手槍、步槍、機槍、火炮的激光器都略有區別,用計算機可加以分辨。 

  實戰演習中,攻方與守方都像身臨戰場一樣互相攻擊。如被對方激光束射中,計算機就會分析“中彈”的部位及“子彈”類型,較輕的就發出“受傷”指令,同時限制受傷者武器的威力,如减少子彈反射頻率;如擊中要害,就會觸發被擊中者身上的激光接收裝置,發出“死亡”指令,模擬器就會放出代表“死亡”的烟火,武器系統就被關閉,此人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資格。 

  如今,我軍已研制開發了“激光模擬對抗訓練控制系統”,幷開始批量生産。這套系統具有仿真火力交戰、自動控制態勢、實時發送信息、授權幹預控制等功能,導演部能通過通信網絡,接收每個激光模擬對抗機發來的衛星定位數據、彈藥存量、戰鬥狀態等信息,使自動監控演習態勢、裁决演習行動和評估演習質量有了充分依據。 

  這套系統現在主要在坦克、裝甲車、步戰車上使用。安裝該系統的坦克被激光彈命中損傷後,會被自動切斷油路和電路,失去戰鬥力;如想再開動坦克,需經導調人員重新解碼,才可使這輛坦克再次投入戰鬥。 

  定性加定量保公正裁判 

  盡管“對抗演習不能打實彈,輸贏勝負導調說了算”的演習方式已成爲曆史,但鑒于後勤保障、通訊聯絡、電子對抗等演習科目都不需要使用實彈,故演習的裁判方法必須科學合理。 

  在現代軍事演習中,主要通過定性和定量兩類方法進行裁判。定性分析一般用來對雙方的戰術思想、戰術手段進行宏觀評判。而在具體評判某一場對抗的結果時,爲真實地模擬出戰場上部隊的戰鬥力和損耗,導調部必須要統計和綜合考慮進攻和防守兩方的火力指數、戰術等級、戰術性質、地形等因素,對雙方戰力進行定量計算,幷參考實際“作戰”成果以及人員和裝備的“損耗情况”,得出更客觀公正的結論。(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