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近海防禦戰略重新定位:加大海上防禦縱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6 16:05:12  


中國海軍現代級137號驅逐艦發射防空導彈。(資料圖)
 
  從我國海軍戰略發展可以看出,近海防禦戰略已經奉行30多年,在這30多年中,我國國內經濟布局和周邊形勢及國際安全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雖然在這一時期內,我近海防禦戰略也作出了一定的調整,但這些調整更側重于海軍實力的發展。如果考慮到不斷增長的國家外部威脅對我海上力量發展的擠壓,“藍水海軍”的道路可能會更漫長,這就使近海防禦戰略變得更加現實,也仍將堅持較長的時間。

  現行“近海防禦”戰略正面臨外部“由海向陸”戰略的挑戰,必須提高近海作戰實力

  在我國爭取近海縱深防禦能力的同時,美英等世界軍事大國却正在籌劃海軍“由海向陸”打擊能力的發展,以大規模直接參加陸戰,從近海、近岸發起對陸戰爭,以增强海軍對陸上戰局進程的影響力。從戰爭實踐來看,美國近來打的幾場局部戰爭也幾乎都是從海上發動攻擊。如1986年空襲利比亞時,美海軍在地中海部署了1支3航母編隊;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分別在紅海和波斯灣各部署1支3航母編隊;1998年美英空襲伊拉克和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美海軍也都出動了1支雙航母編隊。

  在2001年10月開始的美對阿軍事打擊中,美軍先後派遣了6支航母編隊,在戰區一股保持2~3支執行任務。而在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准備中,也輪番動用了6支以上的航母打擊大隊。從美軍以往的軍事打擊行動中可以看出,爲了壓制敵防空火力,達成打擊的突然性,减少傷亡,主要軍事力量一般都滯留在目標國家周邊海域,而以艦載機和巡航導彈爲先導實施遠程打擊。美海軍1個航母打擊大隊共有各型艦載機80餘架,所屬水面作戰艦和潜艇一般還携帶140~280枚“戰斧”巡航導彈,能够在距航母戰鬥任務海區1200千米的距離上,對海上的海軍兵力和重要的陸上目標實施密集突擊。

  近年來,美國等海上軍事大國投入巨資加强了從海上對陸地打擊能力的發展。例如,在1990~1991年間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制訂對陸打擊目標計劃需要3天,到1999年對科索沃的“聯盟力量”行動時已經减少到了101分鐘;而到對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動時,該時間只需19分鐘。而現在隨著“戰術戰斧”導彈的開發成功,海軍對陸目標的近實時瞄准和飛行中重新瞄准功能的出現將使這一過程的時間進一步縮短。目前,美海軍已經提出采購1800~2000枚“戰術戰斧”導彈的計劃。此外,美國海軍還制訂了龐大的瀕海戰艦計劃,該計劃把瀕海地區作爲未來戰場,建造大量適合瀕海地區作戰的艦艇,幷爲此提高了海軍艦炮射程,發展了EXl71“增程制導彈藥”(ERGM)等新型彈藥,使海軍可在距岸70~150千米處海上對陸地作戰實施火力支援。

  可見,以美國爲首的世界海上强國已經具備較强的近海打擊能力。而由于我國近海防禦行動必須依托岸上及近海島嶼的陸基力量的火力掩護,例如我國對南海主權的維護力量,目前必須依托海南島等大型島嶼及延伸的離散小型島嶼上的海空保障設施。缺乏外圍屏障的這些設施很容易遭到“由陸對海”的海上力量的壓制,從而失去我對近海利益的保護。因此“由陸對海”的威脅實際壓縮了我近海防禦的範圍,而要擺脫這一困境必須增强近海依托的外圍防禦實力。

  現行“近海防禦”能力難以保衛我國漫長的沿海經濟帶,必須大幅前推國土防禦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