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空軍將躋身少數具備熱加油技術國家行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8 12:08:21  


資料圖:滑行起飛的中國新飛豹戰機。
  葛曉飛,南空航空兵某師裝備部部長。1966年出生,1986年入伍,1990年入黨,1995年被確定爲“空軍作戰部隊技術骨幹”,2003年被評爲“空軍十佳機務工作者”,幷榮獲“空軍航空機務人員金質榮譽獎章”;2004年被評爲“空軍十佳杰出青年”,幷被確定爲“空軍高層次人才”;2005年被確定爲“空軍級專家”;200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朔風如刀,霧靄如幔。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多軍兵種空地聯合對抗演練,在華東某地拉開帷幕。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南空航空兵某師兩架新型戰機在超低氣象條件下編隊起飛,穿雲破霧駛向指定作戰區域,對陌生島嶼、陌生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刀式”遠程精確打擊後凱旋。師長許學强向葛曉飛竪起大拇指:“勝利在空中,保障在地面。順利完成演練任務,機務保障功不可沒。”

  近年來,葛曉飛瞄准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新途徑,先後破解20項新機保障難題,填補3項新機保障國內空白,帶領部隊圓滿完成了數十項重大軍事行動保障任務,堪稱新型戰機信息化保障“領軍人”。

  搭建新機保障網絡指揮平台

  隨著軍隊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航空兵部隊主戰裝備快速更新,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尤其是某新型戰機,更是大量使用高新信息技術,技術說明和維護規程數千萬字、性能參數成百上千、各種綫路成千上萬。飛行保障采用舉牌子、喊代號等傳統指揮調度方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作戰任務保障需求。

  面對挑戰,兩度首批參加新機改裝、兩次出國學習深造的葛曉飛先後推出數十項創新舉措,積極爲新機搭建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網絡指揮平台。他組織人員開展技術攻關,整合飛機、人員、保障裝備等信息資源,分級分類構建數據庫,開發戰時裝備保障組織指揮系統,實現了機關、部隊縱向一體,維修一綫橫向一體,裝備保障平戰一體的網絡指揮格局。覆蓋全師各個維修保障場所的網控中心、終端電腦、全向攝像頭,把“中軍帳”變成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機務指揮員足不出戶,就能實施網絡指揮調度。

  日前,在該師飛行訓練的保障現場,機務指揮員端坐保障指揮網絡控制平台前,通過視頻系統實時監控地面裝備保障情况,了解每批每架參訓飛機的加油量、課目、方案、編隊和任務要求,輕點鼠標、敲擊鍵盤,數秒內就將一道道指令准確地傳送到了各個保障單元,飛機再次出動時間比規定時間縮短了1/5。

  爲新機保障插上信息化翅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