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毅夫:中國經濟陷怪圈 根在收入分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1 17:25:43  


3月7日上午,台灣省籍全國人大代表林毅夫與在北京“兩會”新聞中心共同會見記者,就經濟、兩岸關系等問題接受記者采訪。 中新社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中國經濟陷入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經濟怪圈”的根源。日前,剛剛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如此表示。

  國際金融報報道,林毅夫是在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召開的2008年兩會解讀以及第五届中國經濟展望論壇圓桌論壇上發表這番看法的。

  林毅夫分析說,多年來,我國仍然沒有解决“三過”問題,即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國際收支不平衡,外貿順差過大。這些是導致我國經濟過熱的原因。

  林毅夫指出,其實這些問題都是相互關聯的,而最核心的是投資增長過快。因爲投資增長過快導致的結果就是內需不足,這些投資過快的産業就會出現産能過剩,必然就要出口到國外去。所以,我們出口過多、貿易順差過大,實際上是投資增長過快的一個後果。

  貿易順差過大導致外匯積累過多,於是要增發貨幣來購買外匯,這樣一來 ,銀行口袋的資金就增加了,又導致貨幣信貸投放過大,從而導致投資的資金過多。

  因此,“三過”很明顯是以投資增長過快開始,形成的一個“經濟怪圈”:投資增長過快導致産能過剩,導致外貿出口過大,導致外匯儲備過多,導致貨幣增發過快,信貸增發過快,投資增長過快。

  “這個怪圈形成的根源是收入分配不均。因爲一般居民的收入無非兩個用途,一是投資,一是消費。”林毅夫說,低收入者消費傾向高,但能支持消費的資金有限;而高收入者消費傾向低,投資意向高。這樣的結果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失調。

  他認爲,“水燒得很熱的時候要揚湯止沸,宏觀調控也要揚湯止沸,不能燒得太厲害導致爆炸。但真正解决分配不均的辦法還是釜底抽薪。”

  爲什麽收入分配在改革開放後越來越不合理?林毅夫認爲,病因在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改革還沒有到位,尤其是3個關鍵性改革太滯後。

  首先是金融結構。目前以四大國有銀行再加上股票市場爲主,在這樣的結構下,中小企業基本上得不到金融服務,勞動就業相對不足,工資水平受到抑制,低收入者的收入就很難提高。同時,從大銀行和股票市場融到資金幷得到較大回報的,都是有錢人。

  其次是資源稅費。現有資源是國家的,資源稅費極低,大量的國有資源轉讓給少數人開采,“資源性行業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第三是行政性壟斷。“應該加速對這些領域的改革。”林毅夫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