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准備實施鐵路機動的二炮導彈部隊車輛。
|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軍車馳騁,急速把保障裝備運抵救災現場;列車奔忙,快速把“神箭”送往戈壁演兵場;飛機翱翔,火速把參演官兵投送一綫……近年來,第二炮兵軍交部門緊貼軍事鬥爭准備需求,打造了一條條通往戰場的立體“大動脈”,為部隊戰鬥力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快速機動通道
解放軍報報道,“這次抗震救災,駐扎在深山、戈壁、高原的第二炮兵官兵和救災裝備之所以能够快速機動到指定地域,和暢通的大動脈密不可分!”二炮後勤部一位領導對記者說。
受領赴四川抗震救災任務後,第二炮兵300多台車輛、10多個摩托化梯隊不到半天便從大江南北抽組完畢,為抗震救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快速機動、隨機發射的前提必須是道路暢通。數年前,當裝備實現了從固定發射向機動發射轉型後,“路”的問題就擺上了軍交部領導的案頭。
“軍民結合、軍地雙贏”!當這一建設思路定下後,二炮軍交系統對導彈發射分隊可能涉及到的全國數千條道路進行了逐一登記,提出了“立足現有條件靈活改造、著眼未來加緊建設、軍地結合聯合開發、軍民協作共同維護”的建設思路,制訂了若幹戰時道路建設與改造方案并上報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明確了軍用公路、國有公路技術參數與建設標准。近年來,二炮軍交部門在總後勤部的支持下,報請國家相關部門,申請經費用於各地道路建設與改造,初步形成了軍地共建共護的路政格局,使現有道路滿足了部隊作戰需要。
與此同時,他們還對通往導彈陣地、待機區域、發射場坪的道路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得原先的山間小路全部達到了等級公路水平,做到了導彈隨時拉得出來、打得上天。
著眼實戰加強針對性演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