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校:中國應建遠洋基地 負起大國責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5 10:05:12  


 
  中國之所以積極參加國際護航和維和行動,既是承擔國際責任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海外利益。改革開放30年,今天中國與世界已是密不可分。中國是世界原油和礦產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大宗進口國,同時,中國又是紡織品、玩具和其他產品的大宗出口國。這些進出口貿易主要是依托海上運輸完成的,而這些海路又充滿著相當大的凶險因素。
  
  以進口石油數量占中國一半以上的中東地區為例,中國石油運輸船,要經過波斯灣地區、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波斯灣危機四伏,印度洋上盜匪橫行,印度海軍和美國海軍虎視眈眈;馬六甲海峽和中國南海地區,各國勢力犬牙交錯,且也有海盜出沒。由於中國海軍缺乏航空母艦等現代遠洋護衛力量,使完全沒有武裝的商船隊平時長距離長時間地處於不安全的狀態之中。1993年7月中國“銀河號”貨輪被美國海軍公然無理地扣押、檢查就是例子;去年多艘中國商船被索馬里海盜勒索則是最新的證明。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量世界第三並繼續快速增長的現實,注定了中國對海洋運輸的依賴只會與日俱增。

  現在中國在陸地接壤的中亞地區,已經有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合作模式和經驗,但在全球重要的海區如中東、非洲、印度洋、南美和東南亞等,還沒有此類合作組織和立足點。筆者建議有關部門予以研討的同時,特別關注一下中國南海。
  
  眾所周知,南海的形勢很複雜。由於此地油氣資源豐富,更由於爭議各方已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此地可成為中國設立規模適度綜合補給基地的嘗試。一是距離中國本土近,二是可以此作為與各國共同開發的支點。來往此地商船的增多,客觀上也會降低各方的敵意,將潛在的軍事熱點轉化為商業熱點,有利於地區和世界的穩定。
  
  超越美俄全球對抗思維,建立沒有軍事色彩的遠洋基地
  
  當今美國擁有全球數百個遠洋基地,這是冷戰時期的軍事遺產。美國以此作為控制全球的軍事支點。今年1月4日,俄軍總參謀部批准俄海軍艦艇在全球各地“友好港口”永久停靠的計劃。實際上就是要大批興建永久性海軍基地。這讓人們本能地想到當年美蘇爭霸時的針鋒相對,同時也對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遠洋基地,產生類似的疑問。

  筆者以為,即使是在當年兩雄爭霸時,中國在大多數時間裡也基本上是超然物外的;今天更不會捲入美俄全球對抗的明爭暗鬥。這是由中國和平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國歷史文化和現實國家目標決定的,也為現在中國與美俄關係友好的事實所證明。中國多次宣布永遠不稱霸,這不僅僅是外交辭令。中國設立遠洋基地的出發點,只有維護商業利益和國際和平的考慮。中國不與任何國家進行全球軍事對抗,也無意爭奪勢力範圍,拓展戰略邊疆。因此,這種基地不需要常駐大型軍事裝備和大批軍隊。這種模式不僅可以讓基地所在國放心,也應該為世人所理解。中國外交和宣傳部門應該以“中國貢獻論”,反擊“中國擴張論”和“中國威脅論”,以此化解外部的擔心。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而中國的國策決定了中國海外利益的保衛,又不能像美國一樣主要依靠軍隊全球到達,這就迫使我們只有以建立遠洋基地的中性選擇。如果我們在這方面也作繭自縛,僵化地理解不結盟不駐軍的教條,必將處處受制於人,不僅無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影響力,連小小的海盜和恐怖分子也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那我們的複興之路,必將平添許多艱難。
  
  如果說中國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是在世界範圍內普及和平理念;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遠洋基地,則是從實際行動上向世界展示和平的誠意和力量。對於那些自作多情總是擔心國外說三道四的國人,也是一種大國國民自信從容心態的教育。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遠征索馬里 中國戰略大轉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