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中國國防費投入適度 炒作無事實依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7 09:44:31  


 
  第三,應當看到一些西方國家炒作中國國防費問題是沒有事實依據的。每到兩會前後,一些西方國家總是喜歡炒作所謂中國國防費問題,胡亂臆測中國國防費不透明、不真實,超過了防衛需要,渲染“中國威脅論”,以此抹黑中國形象、遏制中國發展。這種手法與冷戰期間西方炒作前蘇聯軍費如出一轍,反映了西方的冷戰思維以及“遏華”、“弱華”的一貫戰略。

  所謂國防費問題的要害不是一個統計數字和方法的學術之爭,而是根本意識形態和現實利益的政治之爭。這些國家在中國國防費問題上的主要觀點是毫無根據的。比如,有人說中國存在所謂“隱性軍費”問題。中國政府依據《預算法》和《國防法》,對國防費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制度,每年的國防費預算都納入國家預算草案,由全國人大審批,按規定程序下達各級部門執行,根本不存在所謂“隱性軍費”問題。

  我國國防科研投入都列入國防費開支,而有些國家此類科研項目則由專項經費保障。我們武警部隊的經費預算列入公共安全開支是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有關指責顯然是缺乏常識或別有用心的。再比如,中國國防費的投向、投量問題。各國國防費的投向、投量的統計,並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

  中國從2007年開始參加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按照聯合國的模式要求,每年向聯合國提交軍事開支報告。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還公開了30年來國防費變化的基本數據,對三個10年國防費的投入情況進行了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闡述了國防費增長與GDP、國家財政支出增長之間的內在關聯,闡明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這些事實都一再說明中國在國防費問題上的坦誠與自信。 

  第四,還應當看到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是世界和平力量的發展。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搞軍備競賽和軍事擴張,既是出於現實利益的需要,也是歷史文化的使然;既是國家的政策取向,也是人民的民心所向。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並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國人關於“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內涵極為豐富、影響至為深遠。謀和平、求和睦、建和諧的理念滲入民族血液,成為決定中國人行為方式的內在價值觀。這種文化基因決定了中國過去不曾、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走某些國家“國強必霸”的老路。中華民族是由血淚洗面才得以容光煥發的。

  從1840年以後的100多年中,中國人民飽嘗了有國無防、忘戰必危的苦澀,中國人民對於建立強大鞏固國防更加渴望,對於民族複興崛起更加期盼,對於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環境更加珍視。這種歷史境遇決定了中國永遠是世界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堅定力量。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發展環境;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世界的繁榮需要一個發展強大的中國。在這個互利共贏、互聯共享、互榮共處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極化時代,中國發展包括國防力量在內的綜合實力只會有利於促進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全面蔓延的形勢下,事實正在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的發展不僅不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威脅,而且還是時代和平與發展的機遇。這種現實利益需求也決定了中國必然走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和諧發展的發展新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