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造航母只是時間問題 關鍵技術仍需攻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13:37:53  


 
  造船能力強航母不是夢

  如今,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航母的意願已不存懷疑,問題是,中國的信心從何而來?

  2008年底的一天,韓國現代重工業工會委員長吳鐘瑣在參觀位於中國上海的一家造船廠之後,給韓國一家知名報紙——《朝鮮日報》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說:“……仍然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中國造船業的發展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在中國造船業突飛猛進的情況下,(韓國)造船業將如何應對。”在國際造船業,韓國一直被認為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國。

  恰恰是令韓國同行如坐針氈的中國造船業,給了中國人建造航母的底氣。李傑說,“如果造船能力不強,航母建造就將大受影響。”《艦船知識》網絡版主編宋曉軍也十分肯定地向《國際先驅導報》指出:“說中國有能力製造航母一點都不稀奇,中國造船行業在所有國內工業行業中是工業化率是最高的。”

  航母技術複雜舉世公認

  當然,建造航母和建造一般的艦船畢竟還有很多不同,建造者必須要解決很多航母所特有的技術問題。

  艦載機就是目前世界各國公認的航母發展起步階段的最大課題之一。“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技術,比如像美國最大的航母甲板上,給艦載機提供的實際跑道也只有200米左右,要在這麼短的距離內飛起來,不僅需要飛機性能好,緊接著牽涉到必須有一個加力,就是彈射器,現在美國解決得最好。”李傑說。

  再比如像攔阻技術。“一般艦載機尾部有個鈎子,像美國航母甲板上有4根鋼索(現在是3根),著艦時鈎住一根就行。”李傑分析說,“這對艦載機有個要求,如果飛機本身質量不好,後頭猛拽也許就散了,飛機結構需要比較牢固。另外,艦載機起落架和底部必須結實,技術要求比較高。”

  到底造一艘航母需要解決多少個相關的技術課題呢?宋曉軍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海軍正在發展的下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CVN21(首艦為“福特”號,已經開建),即便在航母技術上這麼成熟的一個國家,還要有16項關鍵技術要解決,“那麼對於中國,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可能幾十項、甚至可能上百項技術有待突破。”

  宋曉軍指出,一些造航母所需要的技術也是在建造過程中逐漸完善的,“有一些東西都是要摸索的,需要攻關、投入。”

  可能先建中小型航母?

  外界關心的,可不僅是中國造航母的能力、技術或意願,正如一家台灣媒體所說,“目前的問題可能在於中共企圖發展何種規模的航空母艦,以及其戰略企圖為何”。

  其實早在去年11月份一次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過程中,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就曾表示,“即便有一天,我們擁有了一艘航空母艦,與別的國家不同,我們不會將其用於推行全球部署或全球影響力。”很多“心細”的境外媒體由此推想出,“中國發展的航母將不會是美國‘尼米茲’號那樣的巨無霸,而將是以‘近海防禦’為目標的中小型航母。”

  對於中小型航母,國際上有一個大致標準。據李傑介紹,小型航母一般在3萬噸以下;中型航母則屬於3萬噸到6萬噸。國際上通常都是先造噸位比較小的,再造噸位比較大的。

  至於外界的種種“擔憂”,李傑這樣說道:“美國發展一艘又一艘航母的時候,誰說三道四過?沒有。現在很多國家包括像泰國這樣的地區性國家都有航母,世界的確沒有理由對中國說三道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