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軍隊準備對外“大膽發聲” 美媒密切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7 14:46:28  


3月7日,在卡拉奇參加“和平—09”多國海上聯合軍演的中國海軍隊員與外國隊員交流。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中國軍隊近日舉辦的一個培訓班引得美國媒體的密切關注,美聯社3月20日這樣報道,中國軍隊正在訓練自己的首支宣傳隊伍,用以向外界解釋自己的行動,有51名軍官已經從第一期培訓班畢業。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根據總政治部的安排部署,首期全軍對外宣傳工作業務骨幹培訓班3月9日至19日在南京政治學院舉行,來自全軍各大單位和部隊外宣工作崗位的51名業務骨幹參加了培訓。《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也參與了現場演練,負責給這些學員“提問題”。

  “向國人和世人展示我軍良好形象的任務重點在部隊,但目前部隊十分缺乏能够勝任外宣任務的人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主任顧黎坦言,“本次培訓的目的就是面向部隊培養外宣專業骨幹,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軍隊外宣工作奠定人才基礎。”

  准新聞官們思路開放

  在17日的“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行動”案例研討會上,學員們被分為甲乙兩組,就如何正確有效地向世界解析我海軍遠洋護航的目的以及在遭遇突發情況下如何發布信息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雙方時有交鋒,又互為補充。

  “我們的對外宣傳如何避免陷入‘軍事威脅論’的輿論陷阱呢?”“如果我執行任務的海軍官兵遭遇突發事件,我們又該如何讓海外了解真相、遏制歪曲事實的言論呢?”學員們的討論絕非簡單的“坐而論道”,所涉及的問題都是中國海軍護航過程中已經面臨或可能遭遇的棘手問題。

  針對外界“軍事威脅論”的誤讀,學員們提出的外宣方案中所體現的超前意識和開放思路讓點評專家也頗感意外。

   一位來自海軍的學員主張以“開放透明”的姿態消除誤會,不僅要安排記者隨艦報道,還可以在護航艦隊靠岸補給時舉行介紹護航成果的新聞發布會,並向外國記者發出邀請。另一位學員則提出,可以邀請在亞丁灣護航的其他國家的官兵到我們的艦隊上參觀。

  雖然就一些具體的舉措還存在分歧,學員們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大勢所趨”這一點上並不存在任何異議,並對軍隊信息對外交流和發布的重要性有著深刻認識,這與大眾印象中軍隊封閉與保守的傳統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這種情境逼真的案例研討讓學員切身體驗了圍繞國際輿論關切的軍事事件開展對外宣傳的決策把關過程。”負責該案例教學的劉軼講師說。

  提早“進入角色”

  顧黎向記者介紹,此次培訓班邀請了總部機關業務部門的領導和國防大學、清華大學、南京政治學院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進行了7個專題的授課,圍繞中外軍事聯訓聯演等問題組織了9場軍事新聞發布模擬演練。18日的軍事新聞發布模擬演練將整個培訓課程推向了高潮。51名學員被分為九組,就中外軍事聯訓聯演等近半年來海內外關心的重要軍事問題舉行模擬新聞發布會,並接受業內人士所扮演的“境內外記者”的提問。

  “新聞發布模擬演練可以幫助他們開拓思維、提高新聞素養。”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濮端華副教授說,“學員們準備得很認真,有些還從網絡上下載了新聞發布會的視頻進行模仿。”

  在模擬演練的過程中,這些從未與海外媒體對過陣的學員遇到了“境外記者”的圍追堵截。面對各式各樣的刁難問題,學員們不僅快速做出應對,並且回應得有理有據,沒有出現一次“冷場”的情況。

  在緊張的氣氛中也不乏一些有趣的插曲。在關於“空軍戰機亮相珠海航展”的模擬發布會上,“外國記者”總是不等點名就搶先發問,最後“發言人”不得不禮貌地打斷並提醒他:請遵守秩序,先舉手後提問。此言一出,整個課堂,包括“外國記者”的扮演者都笑了起來。

  受校方邀請作為點評專家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孟建教授表示,學員在回答一些難度很大的問題時,表現得非常出色,言簡意賅,體現了中國軍人的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