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官媒披露中國兩新型核潛服役 胡總親自授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8 09:47:55  


 
  如何加速海軍現代化建設,不斷提升遂行海上軍事行動的綜合作戰能力,是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注的重點。

  1953年2月20日,毛澤東視察“洛陽”艦,當得知“洛陽”艦排水量只有1000噸時,毛澤東沉思良久後,意味深長地對官兵們說:“將來我們的海軍要有大艦!”

  發展核潛艇,是黨中央、中央軍委戰略視野的延伸。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服役。

  從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79年4月3日,鄧小平在中南海召見海軍領導時指出,我們要盡快建立一支真正頂用的、有戰鬥力的海軍。

  同年8月2日,在視察我國第一艘國產導彈驅逐艦“濟南”艦時,鄧小平又語重心長地對海軍官兵說,與人家相比,我們的指揮系統自動化程度要落後得多。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目標是指揮系統現代化。

  改革開放使我國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海軍按照鄧小平確立的目標,加快了現代化建設步伐,武器裝備進入導彈化、電子化、自動化的新階段,艦艇反潛、反艦、防空、電子對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得以攻克。

  1988年9月27日,我國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取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民海軍圍繞提高現代化水平,進入一個重要的建設發展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切關注面臨世界軍事變革挑戰的海軍現代化建設。江澤民多次強調,要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步伐,提高海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