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震撼!被鋼刀貫穿偵察兵山岳叢林中跋涉30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3 01:28:38  


解放軍偵察兵。(資料圖)
  一次採訪中,著名軍旅攝影家吳蘇琳給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並不曲折,講述者也極為平靜,然而就像如鏡的深水下最有力的湧動一樣,我在故事戛然而止的一刻,甚至難以尋找到最恰當的文字作為出口,來表達我內心深處的震撼……

  他的降生,令父親很失望。家裡已經有了6個哥哥,一心盼個女兒的父親,最終未能如願。父親是個讀書人,尊崇孔孟之道,崇尚“仁義禮智信”。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他和6個哥哥一樣,書都讀得很好,直到1986年。 

  那一年,他17歲。瞞著父親,他報名參了軍。等父親得到消息時,他已經登上了遠赴戎機的列車。在他的人生中,違背父親意願的“不孝之舉”,僅此一回。 

  他成了一名偵察兵。當時,全軍抽調各軍區的偵察部隊南下輪戰。他隨部隊來到了神秘的南疆戰區。他們的任務是敵前捕俘。以一個小分隊的兵力秘密前出,在敵人的眼皮底下活捉一名俘虜,再押著俘虜翻越30裡山路,回到我方陣地。 

  他被戰友們推選為第一捕俘手。行動時,由他負責將目標制服,並且必須悄無聲息。小分隊能不能活著回去,就看他的了。雖然很年輕,他卻是個不錯的捕俘手。不論對手多麼強壯,他一個背後鎖喉,就能將目標瞬間制服,並且讓對方連喊一聲的機會都沒有。憑借胳膊上力道的控制,他可以恰到好處地控制是斃敵於死命,還是留個活口。 

  那次的捕俘地點,是在一處呈倒U字形、狀如大口袋的山坳裡。前方和左右兩翼的山上,都有敵方火力點。從山上俯瞰,山坳一覽無餘。捕俘分隊要鑽到山坳裡面活捉俘虜,稍有閃失,三面山上的敵火力點即刻就能封鎖山坳出口,一個人也別想出來。 

  山坳內有一條小路,時有敵官兵經過。捕俘的目標,就是單獨經過這條小路的敵人。小路地勢較周圍高,路兩旁的土坡之下,是茂密的原始叢林。捕俘分隊就潛伏在路邊的叢林中。 

  剛潛伏下來,他就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地形對捕俘手極為不利。小路比他潛伏的位置高出一米。他站起身,只夠得到目標的腿部,根本鎖不到目標的喉嚨。 

  他的大腦在飛快地運轉。 

  先躍上土坡再動手?不行!那樣太慢,敵人有充足的時間扣動扳機。一旦槍響,就全完了。 

  用微聲衝鋒槍將敵擊斃?也不行!任務是捉俘虜,要活的。敵人的警惕性很高,儘管是在己方防區內,但敵不少官兵還是習慣將食指搭在扳機上,即使被擊斃後,手指仍可能壓動扳機,這樣還是會暴露目標。再者,小路沒有林木遮蔽,會被制高點上的敵人發現。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把目標拖下小路,一切都要在叢林的掩蔽下進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