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盤點國慶60年大閱兵之最:光環背後的故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13:27:26  


 
  參加閱兵次數最多的老顧問

  老顧問參加過7次國慶閱兵

  7月13日,孫啟華安排好大病初愈的妻子,再次來到閱兵村。這位曾7次參加國慶首都閱兵訓練,3次通過天安門廣場,先後接受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三代領導人檢閱的老水兵,再一次出現在火熱的閱兵訓練場上,以一顆強烈的報國之心,續寫著一位花甲水兵的受閱情懷。

  1956年12月,孫啟華從山東榮成應征入伍,來到被稱之為“渤海的咽喉,京津的門戶——海軍長山要塞區,當上了一名海軍岸炮兵,當時他只有17歲。1957年年底,上級組織把組建參加次年國慶首都閱兵受閱水兵方隊的光榮任務,交給了海軍長山要塞區。孫啟華憑著得天獨厚的身材優勢,一眼被教練“相中”,光榮地成為國慶受閱水兵方隊中的一員。當時,整個岸炮連200多人中,他是唯一被選中的。

  1958年10月1日,這是孫啟華今生永遠不能忘懷的日子。當水兵方隊威武雄壯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站在方隊第二排第二名的他,不知當時是太緊張了,還是太專心了,眼睛愣是沒有上揚,沒有完成戰友們“替我們看看毛主席”的托付。但是閱兵這份榮耀,已足夠激勵著他在軍旅道路上,不斷向人生境界的制高點邁進。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1984年,在“文化大革命”動亂之後,在全面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好形勢下,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舉行建國35周年國慶閱兵。至此,共和國閱兵沉寂了25年之後,又一次公開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海軍把參加建國35周年國慶受閱水兵方隊的任務,交給潛艇學院。44歲的孫啟華,奉命籌建工作,並擔任水兵方隊隊長兼總教練。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方隊在緊鑼密鼓進行訓練的節骨眼上,家裡傳來噩耗。年僅14歲的大女兒孫煒煒因患惡性組織細胞增生,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人世。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這位倔強的漢子痛不欲生。他默默地擦幹眼淚,把女兒去世的悲痛深深埋在心裡,帶領水兵方隊匆匆奔赴北京“閱兵村”,這一切他從來沒對任何人講。參加建國35周年國慶受閱的龍海青,現已成長為水兵方隊副方隊長。他感慨地回憶:“總教練女兒去世的消息,我們是閱兵結束後才知道的,當時,水兵方隊全體隊員為他的堅強感動地流下淚水。”

  閱兵結束後,水兵方隊受到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通令嘉獎,海軍黨委給水兵方隊記集體三等功,並給孫啟華記二等功一次,當時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特意與水兵方隊合影留念。一位海軍副司令員緊緊握著孫啟華的手深情地說:“你是海軍培養的專業閱兵人才,要在建國50周年,60周年的國慶大典上為海軍爭光。”

  15年,彈指一揮間。1999年,在改革開放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新時期,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舉行建國50周年國慶閱兵。這時已經退休在家的孫啟華再度“出山”。

  在閱兵村,孫啟華是年歲最高,閱歷最豐富的老兵。他有一句口頭禪:“我要做好,你們也要做好。”這句話他已經講了大半輩子。進駐閱兵村以來,官兵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戰士們訓練在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戰士們常常私下感慨地說:“每當看到老教練,我們總能夠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的確在生活中,孫啟華是一名慈祥的老人,在訓練場上,他往隊前一站,就是一支標杆,一道無聲的命令,他以實際行動,為方隊官兵樹立起一面前進的旗幟。

  “老要有所追求,老要有所為。”這是孫啟華信奉的人生哲學,他說;“國慶閱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軍事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通過這項活動能顯示我們的國威軍威,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我們決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