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力發展如何走出“盆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5 16:33:32  


參加國慶閱兵的紅-9地空導彈。
 
  印度也沒有“閑著”。據報道,印度已經計劃未來5年內斥資1500億美元升級其現有的軍事能力,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改造。

  在購買與改裝維護費用已從當初的3億美元抬高到20多億美元的情況下,印度仍不惜花重金堅持購買俄羅斯的“戈爾斯尼科夫”號航空母艦。今年,印度還開始建造自行研製的航母,欲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時擁有三艘航母的國家。

  自2000年以來,印度進口的軍事裝備價值已高達280億美元。未來幾年內,印度計劃進一步簽署價值估計達300億美元的合同。這將使印度成為新興經濟體當中購買武器裝備最多的國家。2007年,《印度戰略》雜誌估計,“印度在接下來的20年裡將花費350億美元用於軍事航空業的發展。這個計劃包括130億美元用於新式攻擊性戰鬥機和多功能戰鬥機的購買,以及新式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和運輸機的購買等”。而印度在2007財年的國防預算僅僅約為218億美元。這表明,印度每年將從國防預算中拿出很大比例的費用用於從國外購買武器裝備。

  在這種軍事環境下,中國急需提高武器裝備的整體水平。

  軍事思想的拉動

  系列化的各種地面作戰車輛、系列化的各種型號的導彈、系列化的各型飛機、甚至系列化的後勤保障的車輛……

  新中國60周年華誕大閱兵中,所展示的武器裝備絕大部分都已成系列化,這是新中國歷次閱兵中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新現象。透過這種系列化的“迷霧”,可以發現,軍事思想已經成為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要牽引力。

  一個多世紀以前,恩格斯說過,“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能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後來,這句話被概括為“技術決定戰術”。它也成了對工業化及其以前時代武器裝備與軍事思想之間關係的精辟概括。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戰爭年代,解放軍的鬥爭現實也印證了這一點。

  那一時期,解放軍基本上沒有軍事工業的支撐,武器裝備主要來自前線,因此出現了“蔣介石是我們的運輸大隊長”之說。那時的作戰思想,按照朱德司令的說法,是“有什麼槍打什麼仗”。那一時期的現實是:軍事思想還不能推動武器裝備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國防工業不斷發展,作戰思想基本上還是圍繞著武器轉——軍事工業能生產什麼武器就打什麼仗。但是,這一階段,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軍事思想的不斷進步,武器裝備與軍事思想之間的關係悄悄地發生著互動——相互影響,相互推進。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中國軍事領域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尤其是,技術的進步已經達到了這樣一個程度,軍事思想對武器裝備提出的要求在技術上基本可以實現。這樣的現實使技術與軍事思想或作戰思想之間的關係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軍事思想成了牽引武器裝備發展的巨大動力,軍事思想指引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