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二炮導彈發射流程曝光(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3:49:06  


 
  三

  在一營這個先進群體裡面,人人渴望輝煌,人人追求卓越。其中不泛一批思想新銳,肯攀高峰的官兵,他們自加壓力,在營隊這個軍旅大舞台上艱苦歷練,出類拔萃,楷為“兵傑”。

  一營人以白手起家著稱。他們主動作為,不甘人後,任憑時光變換,一茬茬官兵秉承著第一代人那種開天辟地的精氣,而骨子裡似乎永遠浸蝕著不安分的因子。

  那年3月,一紙命令,這支新型導彈部隊隨之誕生。“部隊當年組建,當年必須形成發射能力。”軍令如山一般沉沉的壓在該旅發射一營這個“種子隊”身上。時任該營營長的孫金明,面對一無教材,二無裝備,三缺人才的嚴峻現實。一到任,選出9名技術骨幹到生產廠家見學。

  現任第二炮兵某新型導彈旅旅長的談衛紅,就是當年選出的到生產廠家見學9名技術骨幹之一。為了求得真經,學習導彈發射控制專業的他在某科研院登門拜望一位導彈控制設計方面的老專家。熟料,老專家十分執拗,對相關技術資料視若珍寶,對這幫穿著軍裝的新學徒能否按時“出師”心存疑慮,擔心珍寶白現。情急之中,孫金明帶著剛從軍校畢業的年輕排長譚衛紅,憑借軍人特有的執著和誠意,一連十天晚上冒著嚴寒登門拜訪,虛心求教。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老教授不僅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技術資料,而且還與他結成了“忘年交。”

  “種子隊”全體成員日夜苦幹,在一起嚼著饅頭學理論,打著手電練操作,白天跟蹤見學,晚上整理材料。沒有器材就拿紙殼當儀器,沒有裝備就對著紙殼練跑位,練口令。終於在當年除夕的前兩天,編寫出20本150餘萬字的專業教材和200餘萬字的教案初稿,整理試驗資料6份,編制武器使用流程3套,為部隊理論教學及操作訓練奠定了堅實基礎。

  是年金秋,在茫茫戈壁,一聲穿越時空的驚雷巨響,一營人用實際行動證實了“沒有裝備能訓練,有了裝備能打仗”的錚錚誓言。

  如今的一營人更是不甘落後。

  2008年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提名獎,獲得“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的二等功臣——一連一排一班班長,三級士官何賢達。入伍後,他敢於挑戰自我,把“做到最好”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

  對於導彈專業來說,最有難度的就是地測發控專業,以往地測發控號手都是由幹部來擔任,當時還是導彈轉載班子裡的一名第三年義務兵他,無論冬夏寒暑,夜以繼日,挑燈苦研,終於拿下了這個最難啃的硬骨頭。同時結合自身經驗收集整理了專業理論資料三本,共計10餘萬字,圖紙5套。總結出了一套“先理論再模擬後實裝、先口令再操作後同步”的號手訓練方法,自創了“快速口令法”、“指示燈狀態快速識別法”、“模飛數據快判讀法”等一系列操作關鍵點培訓的方法,以及《特裝維護保養操作規程》教材在全旅範圍內推廣應用。入伍後,先後參加全軍、二炮組織的重大任務25次,安全轉載導彈100多發次,成功點火發射導彈4發。實現了安全操作高精度、零事故,被《中國青年報》譽為“發射場上的金手指”。

  他當班長10年,自己不但在全旅組織的專業比武名列前茅,所帶的班在旅組織的各項考核中奪得20多項第一,1次榮立集體三等功,先後有5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5人考入軍校,15人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30餘名戰士被評為“優秀士兵”,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全旅的前列。

  胡主席在與他們班親切交談時高興地稱讚道:“我們看到你們士氣很高昂、大家技術上也很精湛,作風也很嚴謹,看了以後我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是看到你們生氣勃勃,確實使我感到我們這支部隊很有希望。”

  技術革新好手葉劍華。高中文化,這個眉宇間透露出颯爽英氣的江蘇小夥子。入伍五年,三次榮立三等功,第六年被部隊破格提幹,現為發射一營發射一連一排長。被武器生產廠家師傅稱為“電子眼”的他,的確名副其實。當年還是戰士的他,就是營隊出了名的愛琢磨。

  為降低實裝操作頻率,延長裝備使用壽命,他常常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根據營隊列裝的某新型導彈武器裝備性能和實裝操作特點,大膽創新,立足自身條件研製出了“導彈垂直度調整盤”、“某新型導彈尾段模擬器材”,這兩套器材在沒有訓練彈和不起竪的情況下,可完成對接發射台、安裝尾翼、調垂直度、頂起飛觸點、轉彈瞄准等訓練任務;針對導彈發射車在野外接收導彈過程中,兩車距離近,暴露時間長,存在不安全隱患的情況,他利用雷達探測原理研製了兩車定位系統,並與他人共同設計了“導彈轉載快速起吊定位裝置”,大大提高了定位速度,減少了裝備在外的暴露時間,消除了不安全因素。三項小革新,減少了裝備使用中的損耗,提高了裝備使用效率,為管好裝備、用好裝備起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上級首長的好評。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在官兵自學、考學、裝備技術革新、推薦發表論文方面,營隊領導沒有袖手旁觀,或者在時間、場地上予以充分保障,或者在經費申請革新立項上大力扶持,有的幹部甚至還自掏腰包支持戰士搞技術革新,營隊上下比學趕超幫的氛圍相當濃厚。

  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體現在一營官兵的身上就是尊重科學,敢想敢幹。他們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戰士不妄自菲薄,敢於大作為,幹部精益求精,勇當行業裡領跑者。正因為他們敢為人先,所以現實回報他們的也是碩果盈枝!

  全營幹部都是“四會教練員”,所有戰士都精通本專業知識,85%以上的戰士達到“一專多能”,都能熟練掌握2至4門導彈操作技能;先後研製出了“夜間快速瞄准裝置”、“兩車快速定位系統”、“發射車占領陣地快速定位裝置”和“導彈垂直調整訓練裝置”等30餘項革新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