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媒稱中國氣冷反應堆技術先進可用造核轟炸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2 11:25:29  


 
  中國的氣冷反應由兩台渦輪發動機加熱以產生機械能,首先反應堆內氦氣會被加熱至近千度,實現高溫及熱氦壓力。在進入蒸汽渦輪機後,40%的高溫及熱氦壓力熱會轉化為機械能,而後氦氣溫度會降低至400至500度。之後,氦氣進入熱交換器,80%的氦熱會在接下來的數年中不斷循環,而蒸汽渦輪機仍負責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這種轉換使兩個氣冷反應堆動力系統的全面熱效率達到60%以上。蒸汽渦輪機或壓縮機能夠直接催動軸流風扇,推進轟炸機。

  不過,氣冷反應堆也存在缺點,即冷卻過程不但需要低溫氦氣而且必須進行壓縮,而且存儲氦氣也要占據較大空間。對潛艇來說,由於需要在存儲及循環利用之前進行壓縮,因此要困難得多;但是對大型艦船而言,這並非什麼麻煩的工作,因為氦氣密度較低,所以能夠進行大批量存儲,而且存儲氦氣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抵消艦體浮力。鑒於轟炸機通常在溫度處於零下20-40度的同溫層飛行,因此在穿越空氣的過程中,核動力系統所產生的餘熱便會被冷卻,而且這也有助於核動力系統正常運行。

  文章稱,雖然當前的氣冷反應堆動力系統比大型航空噴氣發動機還要重,但憑借技術優勢便能將氣冷反應堆的重量控制在100噸以內。目前,大型飛機所需燃油通常都在100噸以上,例如最大起飛重量為560噸的A-380就需200噸燃油,這比噴氣燃料甚至核動力系統都重得多。而且,大量的燃料消耗不僅會產生眾多溫室氣體,而且還會使得轟炸機本身成為巨大的燃燒彈,從而不得不增加所配備安全裝備的數量,致使轟炸機的多餘重量增加。

  而相比之下,核動力系統的優勢則明顯得多。首先,大量且持久的動能可使轟炸機飛行數天甚至數月,這也是核動力系統的最大優勢。其次,只有在缺少潤滑劑或消耗件受損的情況下,飛機才需要返回地面進行供給或維修;而且,核動力系統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所以不會污染大氣層,比石油能更環保。安全方面,只要氣冷反應堆足夠堅固,即使發生墜機事件,只要反應堆沒有受到損壞,就不會造成核污染,由於氦氣是惰性氣體,所以也不容易起火。美國曾發生過核炸彈意外從飛機上墜落的事件,但核彈卻安全著地,並未爆炸。所以,只要設計得當,就能夠確在墜機事故中保核反應堆萬無一失。即便飛機在戰鬥中被導彈擊中,其生存能力也比常規轟炸機要強的多,因為核動力轟炸機起火的概率比常規轟炸機要低的多。

  綜上所述,就技術方面而言,生產核動力飛機已沒有太多的技術因難,接下來所需要的就是觀念的轉變和決心。文章稱,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與西方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但是在氣冷式反應堆方面,中國的技術水平是領先的,如果氣冷式反應堆技術應用到大型飛機領域,就能夠使中國獲得空前優勢。因為國際航空工業對大型商業飛機的限制很多,所以中國可以首先在轟炸機上使用核動力,造出超重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