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空間站突破關鍵技術 開始進入生產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10:14:03  


 
  中國載人航天建設,培養了人才,拉動了經濟

  記者:當年為了第一個升上太空和第一個登上月球,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爭的很厲害。

  張建啟代表:對,載人航天問題美國國內爭論了40年,要不要做?為什麼要做?最後才有了統一的看法。它是彰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工程,並且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中國更明顯。中國研究載人航天的時候面臨一個困難,當時文化大革命造成人才斷檔,但通過對載人航天工程的投入,培養一大批新生的科學技術人才——不光在航天,電子、材料、機械加工等方面,使中國的科研水平整體上了一個新台階。

  我到很多單位去看過,以前我們欠帳很多,科研條件很差。通過這些大工程的投入——儘管投入不是很多,因為那個時候錢還很值錢,整個科研條件上去了,為中國後三十年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特別表現在科學技術上。

  記者:這是無價的財富?

  張建啟代表:對,特別是人才的培養。現在無論航天、電子、包括機械精加工等方面,骨幹普遍都是30多到40多歲這批當時的年輕人,這是現在花多少錢也無法達到的。

  記者:我們也知道進行空間站研製的很多單位在上海、天津,而新發射場建在海南,這些大型項目落戶地方以後,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也很大吧?

  張建啟代表:對,有些項目建到天津以後,對天津渤海新區的建設是一個拉動。發射場建到海南,它對海南當地經濟和群眾生活也是一個拉動,帶動整個海南相關產業。據了解,發射場進入海南以後,在文昌一下吸引了很多相關單位在當地投資,大約超過海南發射場投資的五、六倍,使當地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另外長遠來看,將來海南發射場它重點事發射高軌道衛星以及通訊衛星,那麼通訊衛星如果在西昌發射或者在海南發射有什麼不同呢?在海南發射的衛星比在西昌發射的衛星壽命要延長兩到三年,因為它溫度低。那兩到三年,現在通訊衛星一般是三十到四十個轉發器,如果從經營角度來看,那麼發射兩三顆衛星,多盈利增加的錢就能把發射場建設起來,所以這個經濟效益也是很高的。

  記者:這說明航天發展也成為國家戰略投入?

  張建啟代表:從長遠發展這是必須走的一步。現在提出環保、低碳經濟等理念,因為現在運載火箭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是有毒有污染,所以我們必須發展液氫、液氧以及液氧煤油和固體燃料等新的技術,這樣才能最大幅度的降低對環境污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