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救災運輸車趴窩 二炮流動維修站十分鐘修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2 12:26:34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科技日報報道,災情急,救援急。4月21日,一輛滿載救災物資的運輸車行至214國道45公里處突然“趴窩”。正當駕駛員一籌莫展的時候,前方維修巡邏的第二炮兵“流動維修站”的4名修理工火速趕來,不足10分鐘,剛剛還“抬不起頭”的大卡車突然來了精神,轟隆隆向玉樹方向疾馳而去。 

  這是一條西寧至玉樹災區的交通要道,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部高原綿延800多公里。地震發生後,大量的救援車輛從全國各地湧向災區,這條道路成了向外運送傷員、對內輸送物資的“生命線”。 

  第二炮兵某修配廠,在派遣裝備維修分隊赴災區現場進行伴隨保障的同時,緊急開設“流動維修站”,晝夜馳騁在這條“生命線”上,為輸送救災物資的車輛進行免費“體檢”和修理。 

  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車輛由於路途遙遠、路況複雜,車輛損耗大,一旦發生故障,不但影響自身通達速度,而且還可能阻礙整個交通,影響救災效率。 

  “早一刻修好帶故障車輛,災區群眾就多一份保障。”該修配廠廠長趙紅軍告訴筆者。他們設立了3個流動維修站,派出高級工程師馬延平、孫慶豐等15名技術骨幹,建立應急搶修、巡回維修、軍地聯合保障和開通維修故障診斷熱線電話4種維修保障模式,24小時在過往道路上巡邏,為救災車輛提供免費服務。 

  “我們還在幾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關鍵路段留下了應急搶修電話,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隨叫隨到。”計劃處長唐智軍告訴筆者。 

  災區“生命線”上有了全時段、全天候的裝備修理保障,讓來往救災車輛暢通無阻,大大提高了救災效率。據悉,該廠已修理保養地方救災車輛50多台次,更換零部件30餘件,受到災區群眾和過往司機的稱讚。


    相關專題: 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