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地,崇山峻嶺無法阻擋三軍部隊馳援災區的步伐。震後40分鐘,蘭州軍區就向所屬部隊發出了馳援災區的預先號令,駐河西走廊某摩步旅星夜翻越4座4500米以上的雪山達阪,行程1500多公里趕赴災區;有著汶川抗震經驗的四川省軍區1200餘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翻越川西高原和海拔3000多米的二郎山,馳援玉樹;從1700公里外的新疆起飛的某陸航旅3架直升機,成了飛翔在災區上空的“吉祥鳥”……
在空中,人民空軍迅速搭建起的空中走廊,成為拯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2009年8月才剛剛通航的玉樹巴塘機場,只有兩個停機坪。空軍緊急派遣指揮小組,調運夜航燈光系統,使只能在白天開放的這一高原機場具備了24小時起降大型運輸機的能力。
從北京,從西安,從成都,從西寧,從格爾木……一條條緊急開設的航線,編織成一張連接玉樹的救生網絡,把一批批亟待救治的重傷員及一批批災區急需的物資運出運進。20架次,30架次,40架次……巴塘機場的起降紀錄一次次被刷新。
大型挖掘機到了,生命探測儀到了,X光機到了……一場人類迄今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地區展開的最大規模地震救援行動,迅即展開。經歷了兩年前的汶川抗震救災,人民軍隊的快速反應、應急機動,執行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明顯增強。
當人民需要的時候,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出現在震後的廢墟上,出現在受災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我沒有想到,他們行動得這麼快。”14日9時,得悉地震發生的消息,在廣東講學的玉樹結古寺佛學院昂噶教授心急如焚。但很快,他就在電視裡看到部隊官兵整裝待發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