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最新型039宋改柴電潛艇。(資料圖)
|
成斌稱,在中國發展反衛星能力的時候——如2007年1月進行了反衛星能力測試——美國的太空能力卻面臨預算限制。在過去十年中,美國的許多衛星計劃已經被取消,其中包括轉型衛星通信系統和國家極軌運行環境衛星系統。儘管每項計劃的取消可能會有其理由,但的確總體影響削弱了美國部隊進行遠程戰爭所依賴的制空優勢。
美國此舉除會使潛在對手趕上——如果不是超越的話——美國科技外,還會使美國常規部隊面臨其他重擔。一旦遭遇生化武器攻擊,且敵人被認定為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那麼美國就只能使用常規力量應對。這樣的政策實質上就是允許潛在敵軍對美使用生化武器,因為他們知道美國不會猛烈反擊。而且,發起這種攻擊的對手也可能擁有強大的常規能力。事實上,他們甚至有可能從中國、俄羅斯或其他先進軍火供應商那裡購買了所需武器系統。不過,美國政府和國會都明確表示不會相應增加國防開支幫助美國常規部隊滿足這一新要求。
更糟糕的是,應對這種威脅,就必定會導致介入諸如台海等潛在衝突事件力量的下降。美國不僅會在資金匱乏的時候面臨中國日益提高的反介入能力,在提供應對其他潛在入侵者所需威懾力時,亦會面臨中國日益提高的反介入能力。
成斌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首先應該支持C4ISR投資。美軍歷來不是依靠數量取勝的。其目標是“智能作戰”,這進而需要持續在C4ISR領域投資——其投入必然不菲。這不僅包括更新和升級現有太空能力,也包括無人機和電子戰項目。
其次,美國還要確保美國對敵對者的威懾力。威懾美國敵對者即使敵對者明白,無論選擇使用哪種作戰方式或獲得哪種能力,美國的敵對者都只有失敗一條路可走。這反過來又要求國防部在現在和未來都具要備全面強大的能力。
第三,維持應對高強度衝突的能力。在陸軍士兵和海軍陸戰員第四次甚至第五次輪流到阿富汗及伊拉克執行務的情況下,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但與此同時,為確保美國和盟國的安全,美軍也需要具備參與高強度衝突作戰的能力,以便威懾其對手。這就意味著相關部門要為軍隊提供必要的資金及訓練資源,以確保他們能夠熟練應對諸如攻擊戰、反潛戰和裝甲戰等專業領域的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