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少將:韜光養晦不過時 對外結盟代價高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0 14:22:12  


在目前的國際戰略格局下,如果我們主動放棄不結盟,就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潛力和影響力,我們很可能“被稱霸”、“被出頭”。資料圖:參加國慶閱兵的海軍陸戰隊方隊。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環球時報》發表解放軍少將徐光裕的文章指出,隨著中國的日漸崛起和國際環境的風雲變幻,有國人開始質疑國家現行的“不結盟”外交方略是否還適用?並建言能否用廣結“同盟”來編織有利於我們崛起的國際關係網,以多國的集體力量來抗衡對手,在維護同盟國利益的同時,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和有利的國際地位。提出問題無可非議,但建言卻值得商榷。

  對中國來說,現階段是繼續堅持還是放棄不結盟是一項重大的外交戰略選擇。是否要變更,需要經過周密的審時度勢和嚴肅的全面評估才能確定。因為它涉及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重大問題,例如:為何此時要放棄不結盟而改為結盟?這裡至少要提出改弦更張的充足理由和可行性,以及利弊分析;如果結盟又如何結盟?這裡需要明確和誰結盟,對方是否願意結盟,結盟針對誰,結盟的使命、條件、時機、期限和退出機制等等。總之,這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定案的簡單選擇。

  “結盟”和“不結盟”是一種國際現象,世界上只要還有國家,國家還有強弱,相互還有分歧和對立,就會有“結盟”和 “不結盟”的現象存在。“結盟”和“不結盟”又是一個國家的處世手段,歷史經驗證明,國家之間是否結盟是隨著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利益的變動而變化的,當結盟的使命和期限達成,或出現弊大於利時,結盟就會結束,反之則可能延續。

  國家間的合作有多種方式,結盟是最高形式,也是最緊密的方式。它往往包含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領域的全面合作。它會給入盟國家帶來它十分需要的關鍵利益,相比之下弱國和次國往往要較強國願意接受結盟。

  但世界上沒有無代價的結盟利益,它帶來的弊病絕不可小視,特別是在和平時期,弱國、次國與強國結盟,往往會使他們如同小媳婦般處於不能自主的尷尬境地。像最近日本鳩山首相被迫辭職就是典型實例。日美同盟美國處於強勢,沖繩基地搬遷問題在美方堅持下,任你日方如何表態,甚至向選民提前承諾,最終只能是首相和民意一起靠邊站。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例如出現類似二次大戰那樣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所有國家面對結盟的選項多半是慎之又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