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空軍蘇30戰機開啟“全攻全守”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1 09:49:50  


中國空軍的蘇-30MKK戰鬥機及全套武器系統。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近段時間,中國官方媒體頻繁報道解放軍開展各類實兵演練的情況,引起外界高度關注。香港《星島日報》8月14日的一篇文章,把焦點放到中國空軍的“撒手鐧”——蘇-30MKK戰鬥轟炸機身上。文章認為,解放軍的蘇-30戰機已不只是對地攻擊的利器,其多用途能力正得到發揮,由此成為中國空軍開啟“全攻全守”時代的象徵。 

  對地攻擊均命中靶心 

  《星島日報》稱,中國中央電視台8月初播出的一系列報道,密集關注南京軍區某航空兵團的事跡。報道披露了該部在團長楊永飛帶領下,挖掘蘇-30戰機作戰潛能的情況。從電視畫面可見,蘇-30在演練中使用了多種精確制導彈藥,幾乎發發命中目標。 

  文章分析說,中國空軍的蘇-30首先被用於對地攻擊。根據該機原產國俄羅斯提供的資料,與普通的蘇-27相比,蘇-30的一大特點是增添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該機可攜帶Kh-59、Kh-29空地導彈和KAB系列制導炸彈,其中Kh-59最大射程超過100公里,命中誤差0.3米。從央視播出的畫面上看,有些瞄准目標的鏡頭其實是導彈電視導引頭傳回的畫面。在多個目標中,至少有兩個是該導彈摧毀的。 

  Kh-29是一種近程空地導彈,同樣採用電視制導。KAB制導炸彈則是一種無動力的電視制導炸彈,威力強大,可以對付地堡等堅固目標。從電視畫面上看,上述各種彈藥均命中靶心,儘管不排除錄像經後期處理的可能,但也足以說明解放軍蘇-30戰機的強大攻擊力。 

  《解放軍報》今年6月中旬的一則報道稱,初夏時節,南空某航空兵師組織的複雜電磁環境下夜間攻防演練,進入戰法“打磨”階段。演練中,夜間特技、夜間編隊、夜間電子對抗、夜間遠程精確打擊等高難課目頻頻亮相,一批新型戰機戰法、訓法、保障法成果得到檢驗。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央電視台的報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