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執意“火上澆油”所為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1 10:40:36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人民網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高祖貴的文章,8月16日,美國國防部發布了2010年度的“涉華軍力報告”,再度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在中美關係處於十分敏感的時刻,這份延遲了近半年的報告卻突然“降生”,美國人究竟希望借此釋出什麼信號?這是一個不得不讓人深思的問題。

  今年的報告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在其名稱上。往年報告的名稱均為《中國的軍事力量》,而今年則更名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的軍事與安全發展》。這種變化表達的是關切的範圍有擴展。也就是從往年主要局限於評估中國軍力發展本身的問題,向與中國軍力發展相關的更加廣泛的方面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的擔憂加重了,意味著美國認為中國軍力發展所構成的挑戰或者威脅已經超出了地區範圍和軍事意義,具有了越來越多的全球意義和政治意義等。這種變化與中國國際地位的演變趨勢大體一致,更與美國對中國的擔憂、戒備和防範不斷向全球和戰略層面擴展提升的發展趨勢一致。

  從具體內容上看,這份報告總的基調體現出的是“三個延續”。

  一是延續“中國軍事威脅”的論調。這是美國國防部1999年首次發表《中國軍力報告》所確定的調門,也是每年的例行做法初衷、落腳點和核心。

  二是延續霸權國家姿態。用警惕防範的眼光審視著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對其統治地位和全球利益構成挑戰的事態。這種姿態在一定程度已經變成其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國防部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還是國務院發表的國別人權發展狀況報告等,都體現著美國的傲慢與偏見。

  三是延續既“批評”又“表揚”的手段。即在大篇幅歷數中國軍力發展構成的種種“威脅”和“不安”之後,也沒有忘記表達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在某些方面的歡迎。但須看到,這種“表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進一步適應甚至嚴格按照其標準行事,朝著符合其利益的方向發展。

  我們雖然對於美國執意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刻發布這份報告的具體盤算無法詳盡得知,但從報告的一些細節內容和發布的效果上仍可以窺到一些端倪。

  首先,基於上面的“三個延續”,報告的出爐將在中國招致抗議,是一件十分容易預見的事情。而美國在中美關係因為在黃海、南海的軍演變得十分微妙之際發布這份報告,顯然是有意“火上澆油”。美國究竟所為何故?其實,對於而今美國來說,其最在意的問題莫過於“我還是不是老大?”奧巴馬到目前為止的總統任期都是處在金融危機後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的過程中,他和他所領導的政府對美國的國際地位過去本來是怎麼樣和未來將會怎麼樣,都沒有現實的直觀感受。

  而在同一時期,相對實力增強最明顯的是中國。只要逼中國畫底線、亮底牌,美國政府就能大體知道當今世界各方力量底線和底牌。因此,美國不顧一切地在這個時候發布“涉華軍力報告”,很大的可能就是在對中國進行一場“壓力測試”。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這種做法雖然是吃准了當前中美關係的主流為合作與發展,但同樣也是一步相當危險的棋。對這一點,美國政府是心中有數的。金融危機後,美國實力的相對衰落使得其在諸多國際事務中都越來越多地需要中國的參與和配合。如果過分激怒中國,“弄假成真”變成全面對抗,絕非美國所願。

  因此,今年的報告相對比較注重平衡性和全面性。報告一方面一如既往地把目光集中於中國軍力發展令美國不安、不滿,同時對中國軍力發展的新特點,特別是美國所歡迎的新進展,給予了比以往更多的關注、評述和“歡迎”、“鼓勵”。

  這種變化使得整個報告無論在內容上還是觀點上看起來都顯得更加全面和平衡,既有五角大樓從軍事角度的強硬意見表達,也體現白宮等美國其他部門對中美關係的政治看法,更能看出美國政府不希望該報告出台過於刺激中方,防止中美關係發展走向失控的務實考量。

  總體而言,這份報告無論變與不變的程度和內容如何,事實上都已給近來本已持續緊張的中美關係造成某種刺激作用,也將給中美本已複雜敏感的關係增添新的變數,增添了審慎駕馭的難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