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軍的“進攻”與“撤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6 10:08:37  


美駐伊士兵。(資料圖)
  美國在其對外交往中更加倚重軍事實力,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經歷金融危機重創的美國日益意識到,目前唯有在軍事領域,美國的實力遠超其他國家,運用軍事力量是揚美國之長。 

  美國總統奧巴馬8月31日發表講話,正式宣告駐伊拉克美軍作戰部隊完成撤離。不論是奧巴馬,還是奔赴伊拉克的副總統拜登以及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都沒有說出“勝利”二字。對於美國的這一“歷史性撤離”,連日來已有多種分析。從軍事角度來說,這個當年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可以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摧毀一個中等國家的武裝,推翻其政府,但在經過長達7年半的血雨腥風後,卻無法消滅各種反美武裝,使這個國家恢復平靜。如今,美軍放棄“攻勢”尋求脫身,按照美國軍方高官的說法,近日的撤軍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美軍最大規模的一次撤退。 

  可以說,持續7年的伊拉克戰爭既讓世人見識了美軍的強大,也向世界展示了美軍的疲弱,表明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機器,也並非戰無不勝。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軍在伊拉克放棄“攻勢”的同時,他們在亞太地區卻表現出更加咄咄逼人的“進攻”勢頭:美國與韓國不顧中國的一再反對,連續在黃海地區軍演;在東盟地區論壇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鼓動東盟多國與中國對抗;美軍還試圖通過軍事合作拉攏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阿富汗則已取代伊拉克,成為美軍在海外的主戰場。 

  從美國的這些“進攻”勢頭可以看出,至少在亞太地區,美國在其對外交往中更加倚重軍事實力,至於希拉里所謂的“巧實力”則已被悄悄擱置一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外交上的轉變,一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經歷金融危機重創的美國日益意識到,目前唯有在軍事領域,美國的實力遠超其他國家;運用軍事力量來實現外交目標,不僅是揚美國之長,而且幾乎不會受到他國的掣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