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的儲蓄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6 11:05:46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聯合早報刊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里根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兼國家經濟研究局局長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的文章說,日本正步向一個儲蓄危機。低家庭儲蓄率和高財政赤字間將來可能出現的衝突,會對日本以及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全文如下:
 
  日本正步向一個儲蓄危機。低家庭儲蓄率和高財政赤字間將來可能出現的衝突,會對日本以及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些背景。日本曾長期是工業化國家中儲蓄率最高的國家。在80年代初,日本家庭的儲蓄約是稅後收入的15%。那時,日本人的收入急劇增長,日本家庭因此可以在快速提高消費的同時,大幅增加儲蓄。之後,日本的儲蓄率開始逐步下降,但在1990年時仍有10%。

  多重因素促使日本儲蓄率下降

  然而,90年代是增長緩慢的10年,日本家庭的收入用於維持消費水平的比例日益上升。日本人雖然經歷了股價和房價的大幅下滑,但在郵政儲蓄賬戶和銀行賬戶中的大量現金儲蓄,讓他們覺得不需要增加儲蓄來重建資產。

  許多因素導致日本的家庭儲蓄率持續降低。日本的人口結構正在改變,退休職工與那些正處於儲蓄黃金期的工人間的比例正在上升。調查顯示,比起上幾代,日本年輕人更注重即時消費,對將來並不那麼關心。傳統為子孫留下遺產的觀念也已經變淡。

  因此,日本的家庭儲蓄率一直下降,在90年代末下滑至低於5%,在2009年則只是略高於2%。與此同時,日本的財政赤字超過了GDP的7%。

  一般來說,低家庭儲蓄率和政府大規模的負儲蓄會迫使一個國家向他國舉債。但日本卻維持了目前的經常賬戶盈餘,繼續把超過GDP3%的資金借給外國,在今年為其他國家提供了1750億美元的貸款。

  高企業儲蓄和低住宅以及非住宅固定投資,解釋了這種明顯的矛盾狀況。

  簡而言之,日本的國家儲蓄仍舊超過其國內投資,讓日本可以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