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將成為下一個百老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9 11:48:16  


媽媽咪呀!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北京晚報》報道,前天下午,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韓國CJ集團三大中外文化界巨頭在上海對外宣布,由三方聯合組建的亞洲聯創(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家以Live Entertainment(現場娛樂)為核心理念,以音樂劇和大型演唱會等為主營業務的娛樂產業公司,目標是把中國打造成下一個百老匯。亞洲聯創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推出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中文版,將於明年6月至12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演出192場。

  原創時代尚未到來

  從2003年登陸中國的音樂劇《貓》,到之後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歌劇魅影》、《音樂之聲》、《發膠星夢》、《阿依達》、《媽媽咪呀!》等,在將近10年的努力下,音樂劇這種風靡歐美的藝術形式逐漸在中國找到了市場,也積累了大批觀眾資源。這期間包括中演公司在內的很多演出公司也曾醞釀或嘗試把國外經典音樂劇製作成中文版,或者幹脆效仿歐美音樂劇的藝術模式,打造中國的原創音樂劇,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中演公司幾年前就想做音樂劇的中文版,但顧慮重重,因為音樂劇行業發展和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需要一定時間,而且一部音樂劇的投入非常大,真的怕受傷。”亞洲聯創公司總經理田元說。

  其實中國音樂劇創作已有近30年的歷史,據中國音樂劇研究會的統計,至今共創作了近百部作品。近些年全國也有二十多所大專院校相繼成立了音樂劇專業,其中最早的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舞蹈學院已經培養了幾代音樂劇專業人才。但是看似良好的社會基礎並沒有產生佳作迭出的局面,反而大多數作品都成為過眼煙雲,從根本上說是音樂劇生產模式與一般的藝術作品有所不同。在西方有一整套的製作營銷體系,在這樣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生產模式下製作出的音樂劇能夠最準確地觸摸到人們的靈魂和心靈,從走進劇場的那一刻,人們就能因為音樂劇而忘記世俗的一切煩惱,全身心地去娛樂。因此對於音樂劇市場還沒有完全成熟的中國,全部依靠原創音樂劇站穩市場還為時過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