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智庫稱中國常規導彈戰鬥力十年間劇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2 10:32:51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東方網消息:美國國會的智囊團美中經濟安全與評估委員會日前發表年度報告稱,自2000年以來,解放軍常規彈道導彈力量獲得巨大改善,比如10年前,中國僅有一個常規短程彈道導彈旅(約24-36具發射架),現在這一數字已增至七個旅。此外,中國也增長了導彈射程、改善了導彈精度,增加導彈負載。報告透露,東風–11短程導彈700–750枚,發射架120–140具;東風–15短程導彈350–400枚,發射架90–110具;射程3000多公里的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15–20枚,發射架5–10具;東風–21C導彈85–95枚,發射架75–85具。 

  四大原因促使中國強化常規導彈部隊力量 

  報告稱,目前,中國常規武裝導彈部隊已具備影響標準空中行動的能力。在解放軍內部,戰略導彈任務主要由中國戰略火箭部隊第二炮兵部隊擔負。據中國2008年國防白皮書透露,二炮的任務是“對敵軍的重要戰略及軍事目標,實施中程及遠程精確攻擊”。因此,二炮武器庫內存有核戰略彈道導彈、核及常規戰術彈道導彈以及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目前,二炮正在迅速增加其所部署常規導彈的數量及類型,以便使解放軍能夠依賴這些導彈能力,並將它們作為其進攻性選擇的重要部分。據美國國防部透露:“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陸基彈道導彈及巡航項目。”此外,由美中經濟安全與評估委員會發起的一項研究則顯示:“過去20年間,二炮所擔負的任務已經由運行並維持中國的小規模核威懾力,轉變為部署看起來不斷增大的常規彈道導彈及巡航導彈庫存。” 

  報告稱,關於解放軍為什麼尋求發展其常規導彈部隊的,西方觀察家假定了至少四個原因。第一,在衝突最初的猛攻中,這些導彈是摧毀敵軍重要資產的有效攻擊選擇,以便削弱敵軍的防禦及反擊能力。據美國時任空軍副部長布魯斯.萊姆金透露,這些導彈“為中國提供了對幾乎有區域目標進行雙管齊下攻擊的能力,這些目標包括機場、港口、艦船、軍事基地、後勤節點、指揮與控制設施以及工業/經濟中心”。一旦敵人的力量被削弱,解放軍後續軍事行動推進的成本就會降低。例如,已退役美國空軍中校、2049項目研究所執行理事馬克.斯托克斯告訴美中經濟安全與評估委員會稱:“針對敵軍指揮與控制建築或防空系統內已選擇重要節點,進行大量戰區導彈攻擊與電子攻擊等,這樣能夠確保己方在危險程度降低以及成本減少的情況,開展常規空中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