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海軍神秘勁旅:全艇官兵都寫過“遺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9 09:31:19  


 
  這樣的“遺書”,全艇官兵人人都寫過。

  “過去只知道丈夫在潛艇上工作,具體幹什麼、到底多危險,他從來不告訴我。”二級軍士長、電工區隊長婁飛的妻子,直到隨軍來到部隊才略知丈夫工作的風險性。從那時起,每次丈夫出海,她都要換上新衣服、穿上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遠離軍港碼頭的地方,目送丈夫出航。她說,老家有個風俗,“穿新衣,逢吉兆”,期盼丈夫平安歸來。

  原副機電長王浩的父親是我國第一代潛艇艇員,大學畢業的他本來可以選擇輕鬆的工作,但卻毅然選擇投身水下發射事業;報務技師朱守磊的哥哥為發射試驗奮鬥了一輩子,不幸患病去世,朱守磊主動申請上潛艇繼續哥哥未竟的事業……

  跟自己較勁、跟專家較真

  導彈部門是發射試驗的關鍵部門,但幾經改裝的試驗潛艇電纜、管路變動很大,原來的電路圖紙幾乎成了一張廢紙。導彈長張海軍扛起了編寫發射教程的千鈞重擔,他夜以繼日地伏案苦讀《導彈概論》、《空氣動力學》等30多本專業書籍。電工技師婁飛為弄清電路構造,一個線路一個線路地摸,一條電纜一條電纜地找,一張草圖一張草圖地畫,足足畫了40多張圖紙,最後成為令人佩服的“活線路”。

  2008年5月,在家休假的電工兵羅文高接到執行任務的歸隊通知,哥哥看他歸心似箭,不顧家境困難,東拼西凑為他買了一張飛機票,開著拖拉機把羅文高送到機場。

  然而,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羅文高歸隊後剛放下行囊,便接到了撕心裂肺的噩耗:哥哥在送他返回的路上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對兄長的愧疚,對年邁父母的牽掛,使羅文高如同遇到了晴天霹靂,但任務在即容不得半點雜念,他將巨大的悲痛強壓心底,如期參加試驗發射。試驗成功的當晚,他再也抑制不住喪兄之痛,在碼頭上放聲大哭了一場。

  水下發射試驗關係新裝備定型列裝,每一點缺陷都可能影響裝備的戰技性能,都可能為未來海上作戰留下隱患。因此,潛艇官兵人人都有一個習慣:喜歡跟自己較勁、跟專家較真。

  一次試驗任務,發射班戰士趙曉剛發現導彈筒壓力不正常,經過細致排查,斷定是一個部位管路連接有問題,但專家們壓根沒把這個“新兵蛋子”看在眼裡。不服氣的趙曉剛沒有就此罷休,而是跟專家較起了真。進一步檢測結果證明,趙曉剛的判斷完全正確。幾年間,趙曉剛先後取得了5項革新成果,被評為“精武標兵”。

  靠著這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水下發射試驗先鋒艇”官兵在複雜海區、惡劣氣象條件下摔打鍛煉,練就了“騎鯨蹈海”的過硬本領,創造了“激浪衝天”的輝煌成績,用科學精神為試驗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彈道弧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