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報:中國進入航母時代 並非向全球示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5 06:32:31  


 
  長期以來,西方大國嘲弄中國保守的“黃土文明”,鼓吹中國走向“藍色文明”。這種從黃到藍的轉變,不能局限於意識形態層面,還應升華到遠洋戰略層面。2009年,中國海軍戰略已經從“近海防禦”升華到“遠洋防禦”,中國擁有航母恰恰意味著中國“全球行走”的決心和意志。總是呼籲中國融入世界的西方世界應該擁抱和歡呼中國的遠洋戰略,又何必驚呼擔憂。更重要的是,中國30年的強國之路,也是在規則和體制上全球化轉型的過程。既然歡迎中國融入世界,世界也要有寬廣的胸懷接納崛起的中國;而缺乏航母的中國只能是停滯於“黃色文明”的短板階段,無法升華到“藍色文明”的海洋強國層面。缺少航母的中國,就像一個太平紳士,不啻於赤著腳丫子去穿西裝革履,無法參與到大國俱樂部中。

  中國並非向全球示威

  其實,中國擁有自己的航母,不過是大國轉型的象徵。當今世界,不僅全球性的大國擁有航母,連泰國、阿根廷這樣的小國也擁有航母。作為政治、經濟和貿易“三位一體”的全球大國,中國沒有航母反而不太正常,也不匹配。在剛剛出爐的《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文本中雖未提到“航母”,但也明確提出“海軍形成以新型潛艇、水面艦艇和對海攻擊飛機為骨幹的海上作戰裝備體系”。邏輯很清晰----“航母”自然屬於“新型水面艦艇”的範疇。但不管如何,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母,並不屬於自主知識產權,因此僅具象徵意義,宣示和平威懾的意味濃厚,而並非向全球示威。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世界各國博弈的大舞台就是海洋。作為全球主要大國,中國擁有航母是責任所系,也是全球期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