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正在為軍隊更換過時裝備,但改善裝備並不表明中國戰略展開的能力同時得到提高。要完成展開不僅取決於中國的政治意願,還受制於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合適的歷史時機。牢固的政治軍事態勢常常是歷史演進的結果。美國通過殖民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其後的干預戰爭,把軍隊部署到了全世界。未來的歷史不會為中國創造這樣的機會。去年中國海軍十多艘軍艦從宮古與沖繩之間進入國際水域,立即被以海上侵略者的形象加以輿論圍攻。在美國主導下任何未被允許的展開都將難以進行。
第二,客觀的需求。戰略能清晰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就總體而言,中國的軍事理論仍然是從前的遺產。中國大多數軍人還在從事著以邊防海岸要塞為依托的軍事駐守。雖然全球化使中國感受到世界需要秩序,但中國民眾更願意遂美國心願讓它去巡邏。從中國軍事文藝家依然在歌頌把守邊關的千古豪情中,也可以看出中國還不習慣以軍事眼光展望世界。
第三,需要巨大財政能力的支持。在上世紀冷戰最尖銳的70年代,英國因財力不支放棄了位於南非好望角頂端大型現代化的西蒙斯敦海軍基地,1991年美軍也放棄了位於菲律賓蘇比克灣的航母基地。可見任何國家即使大國也不能做出超出財政能力的兵力部署。美國2011財政年度的軍費為6689億美元,中國為915億美元,以這樣的經費,中國無法在全球部署軍隊。
第四,要有真正的盟國。這對中國來說是最為困難的一點。中國很難做到像美國一樣有眾多追隨者,並使他們在政治價值觀和安全事務上具有相近的需求。美國清楚地理解中國軍事缺陷的這個關鍵環節,所以它的政策並不是準備打垮中國,而是阻滯其能力,使中國在軍事上永遠做一個孤立的大國。製造“中國威脅”就在於使中國沒有盟友,如果美國的亞洲盟友對中國保持戰栗,美國就基本剝奪了中國建立軍事同盟的能力。疏離中國,使它缺少盟友,無法展開,美國也就安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