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信報》今日刊登評論文章稱,正當北約開始用戰鬥直升機在利比亞執行任務,中國與俄羅斯同時調整政策,雖不至於支持軍事介入利國,但種種跡象顯示利比亞危機已進入新階段,西方以外國家已正式放棄利比亞領袖卡扎菲。
先說俄羅斯,他們派出特使馬加洛夫到利比亞與政府及反對派會談,及後強調以對話解決問題,這做法與俄羅斯在《聯合國一九七三號決議案》投棄權票一脈相承。
期間的插曲是總理普京形容北約行動如同“十字軍東征”,而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反駁普京的言論是不可接受。兩人十多年合作固然有“扯貓尾”之嫌,但也間接確立梅德偉傑夫的立場,埋下俄羅斯在最終關頭站在西方的伏線。
其實,早前舉行的八國集團(G8)峰會,梅德韋傑夫與多國領袖會談後指,卡達菲政權失去合法性,必須下台,這番話是整件事的轉捩點。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當地雖然有大量投資,但俄國考慮過與歐盟貿易、與北約近年關係改善,放棄卡達菲是理所當然。俄國此後便力透過對話解決利比亞危機。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此時不得不表明立場。但中國面對兩難:首先,一直以來中國都與俄羅斯合作,在國際舞台平衡西方勢力,但這戰略夥伴今次支持西方,中國難以獨力支持卡達菲。
其次,中國亦不便力挺反對派,因內地力維穩,支持反對派容易被人借題發揮。
中國外交部表示由利比亞人民自行決定未來,再沒提到應“尊重利比亞主權”、“外國不應干預”,已算是一大突破。
中俄態度漸趨明朗,狂人也只能陷入四面楚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