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瓦良格航母將加裝中國新型裝備 實現徹底改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6:06:31  


停泊在大連造船廠碼頭的“瓦良格號”航母。(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學習時報》發表文章說,“八一”建軍節前夕,隨著中國首艘航母訓練艦“施琅”號即將出港海試,網上軍事發燒友們的歡呼雀躍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國人歡欣鼓舞之時,也有幾家外媒以酸溜溜的口吻訕笑“施琅”號是20年前蘇聯解體時的遺棄兒,妄稱作為鋼鐵空殼的“瓦良格”從技術上講根本談不上先進等等。對於這類評述,似乎也讓我們不得不從當代信息化高新技術發展的層面上,去認識中國首艘航母訓練艦“施琅”號的與時俱進和徹底改造。

  自第三次科技浪潮興起之後,以微電子為基礎,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包括激光、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在內的現代新技術,已經成為影響當代戰爭和軍隊發展的最具關鍵性作用的高新武器裝備構成要素,正在徹底改變過去主要依靠體能和技能取勝的戰爭格局,這些變化也給決策建造現代航母的戰略家們提出了必須全面考慮的新的重大問題。因為,增添了信息化高技術含量的特大型兵器已在一定條件下成長為現代戰爭的新主宰。因為,信息對抗―攻擊與反擊―防空與反潛等等都將成為未來戰場航母作戰的重心,掌握制信息權已然成為信息化戰場雙方爭奪的制高點。現代航母作為海上移動的高度信息化的戰略攻擊武器必須滿足或兼備這些條件。

  以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為例,美軍的航母作戰群大量使用了安裝有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制導系統、激光制導系統等多種精確制導技術的巡航導彈、防區外空地導彈和“聯合直接攻擊彈藥”,艦載機提供的精確制導導彈約占總投彈量的65%。在此基礎上,美軍的航母作戰群還動用了70多顆空間衛星,多次使用了“聯合空戰中心能力系統”、“海上指揮控制系統”和“綜合數據傳輸系統”等新系統,將戰場與各參戰部隊連接成網,使各指揮控制系統相互結合成一個整體,構建了陸、海、空、天、電磁五位一體的、初具規模的數字化戰場。在這個過程中,航母作戰群扮演了其他兵器無法替代的角色。

  航母作戰群作為最主要的作戰平台不僅具有信息傳感、目標探測與引導、信息攻擊與防護能力,而且還能通過C4ISR系統使指揮控制趨向自動化,把戰場上各軍兵種武器系統、作戰平台、保障裝備結合成有機的整體。

  美國特別注重航母作戰群與航天系統的有機聯通,形成攻防兼備的戰略威懾力,加強對空中、地面、海洋作戰系統的信息支援,提高戰場目標控制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必要時還可以遂行空間作戰。美軍航母作戰群指揮自動化系統中的 LINK—11LINK—16DEN等多種數據鏈,可以實現指揮控制系統與作戰平台之間、作戰平台與作戰平台之間的交聯,大大提高了作戰指揮能力。這些現實中的信息化裝備建設態勢,或許也給了中國首艘航母訓練艦“施琅”號改擴建過程中眾多新的啟迪,讓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建造者們充分意識到存在的差距,增添了奮起直追的勇氣和信心。

  回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國防科技工業在重大軍事電子裝備的研製方面,新成果捷報頻傳。可以講,在某些領域甚至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初步滿足了部隊更新換代的需要。譬如講,大型超遠程單脈衝精密跟蹤測量雷達、大型相控陣預警雷達和衛星通信地球站等的研製成功,更是把中國軍事電子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