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中歐債券解歐債困局?看起來很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1 00:15:24  


比起歐洲,中國國內應該是一個更需要用錢的地方
  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歐債危機越演越烈,同時要求中國介入的呼聲也愈發高漲,就此,時代雜誌網站刊文指出,中國通過向意大利注資或者創造中歐債券的方式介入歐債危機的想法雖然看起來可行,但實際上並不具備可操作性。中國目前更大的關注是如何將巨量的資金儲備用到國內,而且甚至德國也不會願意以犧牲自己為代價拯救歐洲。

  文章編譯如下:

  這周坊間流傳著諸多關於中國是否會強勢介入到歐元區的議論,向意大利注資或是一種可能性,此舉能夠使得歐洲整體的救助帳單還看得過去,同時還能提振市場信心。

  另一個主意是創造一種中歐債券,不同於那種遭到德國與希臘這兩個熱鍋上的國家反對的,只有歐洲參與的債券,中歐債券能夠通過提供比美國債券更為優厚的利息將富有的中國拖到同一條船上。再加上德國經濟的權重,這種債券可以為精明的北京提供低風險的交易。

  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是這並不會成為現實。中國手上固然有足夠的現金(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去打開局面;同時似乎還有著強烈的興趣力挺全球市場的流動性,但是筆者從一位區域銀行家、經濟學家和香港政客的口中,得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