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離獨步太空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8 11:36:00  


 
  離世界第一還有多遠

  儘管對接成功振奮人心,西方媒體甚至開始渲染中國的“太空霸權”,但其實,即便是10年後中國的空間站投入使用,我們的載人航天技術與美、俄這樣的“第一梯隊”國家仍相距甚遠。

  據龐之浩介紹,從空間站的研發歷史來看,美俄都是中國的“老前輩”。俄羅斯在1996年就建成了多艙段的空間站,且是一個核心艙對接5個實驗艙;俄羅斯的載人飛船已經發射了100多艘,經過三代飛船,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而美國在1973年就建成了“天空實驗室”空間站,航天飛機雖已退役,卻完成了大量載人工作,其研製的第三代飛船是世界上唯一的登月式飛船,更不要提“美國1969年就實現了登月”。

  龐之浩還說,目前,美俄聯合建設的國際空間站達400多噸,有13個艙段。中國未來的空間站由3個艙段組成,重量大概在60噸量級,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儘管還不能與美俄相比,但龐之浩說,不少航天界的學者已經戲稱中國為“二鍋頭”,即“第二梯隊”中的領頭羊。在更長遠的發展中,中國完全有趕上“第一梯隊”的可能。

  洪源表示,美國已經把大部分資金放在了空天飛機這樣的戰略打擊利器上,傳統航天科研活動顯著放鬆。但在航天科技中,載人航天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其成就和意義與無人航天是有區別的。一些空間探索例如在月球建立基地等,都必須借助載人航天來完成。

  洪源認為,美國在未來的太空科學開發中,很難說將繼續占有領先地位。“如果中國10年後真的建成小型空間站,今後就會有資本建立中型、大型甚至超大型空間站,並把空間站作為中轉站進行探月、探火星、探木衛六等一系列空間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