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應以人民幣國際化推動經濟轉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8 10:42:53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過去三十年來,中國政府通過資本管制、利率管制、固定匯率、並通過採取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戰略,促使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然而,金融危機爆發,特別是歐美債務危機,不斷引發國內對於“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思考。
 
  金融時報今日刊登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的分析文章認為,基於國際國內形勢的雙重變化——特別是美國經濟復甦疲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日趨深化,同時中國自身基於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型已經越來越難以維繫, 而劉易斯拐點的出現又使得勞動力供給進一步減少,前段時間有關於人民幣國際化是否必要的討論已經變得缺乏意義,因為中國必須通過自身的改革,特別是金融改革,來應對國內外日趨變化的形勢,而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是打開僵局的一個重要步驟。
 
  人民幣國際化包含兩個核心含義
 
  在更深入的探討人民幣國際化意義之前,有必要對於這一名詞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目前中國央行關於國際化的定義,即“人民幣跨境使用”,顯得有些狹隘, 因為這僅僅是實現國際化過程中一個必經之路而非最終目標。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而言包含著兩大重要含義:包括基本可兌換性以及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一員。要實現基本可兌換,則必須滿足四大金融主題改革,包括(1)資本項目逐漸、有序開放;(2)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3)利率市場化;(4) 一個基於市場化原則的有彈性的匯率機制。這四大改革不應單一來看,或者用先後順序來區分,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同時並舉。
 
  可以看到,上述四個步驟聯繫緊密,共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例如,逐步開放資本項目管制直接關繫到人民幣從貿易流通貨幣向投資貨幣、乃至於儲備貨幣的轉型;人民幣離岸中心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田,通過在岸和離岸市場的互動將有效豐富人民幣金融產品,能夠深化國內金融市場化步伐;而人民幣國際化終究離不開利率市場化與匯率機制改革,兩者作為“十二五”期間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將共同為國內外金融環境創造市場化的條件;當然,人民幣國際化會促進匯率體制改革進程,有利於市場化匯率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