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業招工越來越難 |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5月15日載文《新一代農民工何去何從?》,摘要如下:
這裡是深圳一棟大型宿舍樓,每間住著六名打工者。現在是上午11點整,好像剛剛拉響過警報一樣,年輕的男男女女忽然一齊出現在各自房間的陽台上,從晾衣繩上取下晾曬的制服,準備去上工。不同尋常的是,這些制服不是工廠工人的工作服,而是餐館服務員穿著的那種背心和夾克。
服務業工作在中國年輕打工者中越來越受歡迎,這從晾衣繩上晾曬的制服中可見一斑。但在位於中國南方的製造業中心,為打工者提供最多工作崗位的還是一家家工廠。兩名只穿著睡覺穿的運動短褲的男子(年齡分別為17歲和20歲)說,幾個月前他們剛剛來到這裡時,根本沒考慮過去工廠當工人。年紀大一點的那個說:“一些朋友說,在工廠裡做事總是重複一樣的事情。工作時間特別長。”於是,他們都決定去餐館工作,儘管餐館給的工資比工廠少20%至25%。住在宿舍樓裡的大多數人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難怪樓裡的廁所一到上午11點就排隊。
在中國各地,服裝、制鞋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工廠主都抱怨說,現在招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在實行了3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之後,如今希望進入工廠工作的打工者大軍人數逐年減少。在中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工人缺口估計有100萬。工廠每年以兩位數幅度上漲工資,還承諾為員工慶祝生日,但這些舉措並未緩解工人緊缺問題。中國南方許多工廠今年推出了入職獎,這種福利一度是華爾街的專利。在深圳以北一小時車程處的東莞,一個工廠比交通燈還多的城市,皮革廠老板為新入職工人發放每人400至600元人民幣的“旅費”,僅為“感謝”他們入職。
工廠主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已耗盡。如今年青一代中,許多人認為當工人沒勁,渴望從事服務業甚至白領工作。在這一點上,年青一代與他們的父輩迥然不同。他們的父輩在農村幹慣了農活,並不覺得工廠流水線的工作有多枯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