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福布斯駁西方對華“十大迷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8 09:21:54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新華網援引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5月16日文章,題:關於現代中國的十大迷思(作者肯尼思·拉波扎),文章如下: 

  跨國廣告公司智威湯遜公司高管湯姆.多克托羅夫在他的新書《中國人想要什麼》裡寫道,西方對中國的分析有很多都是杞人憂天。他說,人們對中國有十大誤解。 

  迷思一:民眾的憤怒意味著國家的權力在削弱 

  中國老百姓渴求秩序。穩定是增長得以持續的基礎。未來,中國將採取更偏向於新加坡的模式,但有一點確定無疑:中國未來的政治制度不會在美國或歐洲制定。 

  迷思二:美國式的個人主義在生根發芽 

  中國的流行文化繁榮發展,出現大批反文化明星和潮流,從文身館到歌手周傑倫特立獨行的歌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社會將擁抱美國式的個人主義。自我表達不等於思想獨立。與美國社會不同,中國社會從不鼓勵釋放個人潛力。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仍然是家族而不是個體。多克托羅夫寫道:“追求幸福是少年的幻想,等到面臨結婚、房貸、岳母和買車等壓力,最好還是放棄了吧。” 

  迷思三:當代中國人沒有信仰 

  中國社會沒有陷入生存危機,而是處在改造價值觀的前夕——這些價值觀一直讓中國與眾不同。“文革”沒有清除家庭和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傳統價值觀;社會和諧仍然是崇高目標;反個人主義仍然普遍;成功的定義與其說是出名和致富,不如說是執行上級的命令。新一代將重新定義中國,並將逐漸在舊中國和新中國之間實現和諧,但老傳統仍然神聖。 

  迷思四:互聯網將使中國發生革命 

  互聯網正在改變中國,而且主要是從好的方面,但革命是—個過重的詞。中國的數字時代仍然具有獨特的中國色彩。網民或許會嘟囔,但還不大可能咆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