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陸航裝備新型偵察系統 及時掌控戰場態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2 10:35:33  


 
  指揮方式:從搭棚設帳到“依車建所”

  大山深處,一條彎曲的鄉土路上,幾輛迷彩色重型卡車裹挾著煙塵疾馳而來,在大山腹地一處較為平坦的地方戛然停止。隨即,數名官兵魚貫而出。在對車輛進行偽裝的同時,汽車像變魔術一般,車廂側板打開向外延展,6根支撐杆著地牢牢撐起側板,車廂空間立即擴大了兩倍。車廂內,參謀人員快速展開通信聯絡,視頻、電話、電台、網絡逐一聯通,10多分鐘,一個集團軍指揮所就開設完畢,“依車建所”,名不虛傳。

  據介紹,這種箱式迷彩卡車叫野戰指揮方艙車,是該集團軍與某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外形跟普通卡車區別不大,車廂兩側向外延伸展開後,車廂就變成了一個正方體,面積接近30平方米,裡面作戰指揮設備一應俱全,集情報處理、文電傳輸、指揮網絡、視頻監控等於一體。指揮員在方艙內通過視頻監控可以看到“敵”我雙方戰鬥情況,屏幕上的地形圖可以數字化全景展現戰場態勢,指揮員可通過車載電台直接把命令下達到單兵。集團軍司、政、後、裝各依托一台方艙車,讓各部門之間的通聯變得暢通無阻,即使車輛之間相距幾公里,照樣人不出車就可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真正實現了作戰指揮高效、快捷。

  據了解,以前要開設一個軍一級的指揮所,沒有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是拿不下來的,現在指揮所都在方艙車上,開設和撤收都很便捷,而且可以邊走邊打,邊打邊走。“目前,我們軍、師、旅、團都實現了‘依車建所’的指揮方式,其實,裝備都是上級配發的,我們主要是在‘用’上下功夫,在軟件開發、功能拓展、互聯互通上‘做文章’,強制使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問題。”集團軍作訓處長鄔仁剛告訴記者。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戰場隱蔽偽裝難度增大。由於傳統的“帳篷式”指揮所開設和撤收時間長、機動能力弱、保障人員多、隱蔽性能差,指揮所常常成為戰鬥中的軟肋。指揮所由“帳篷式”變為“車載式”,“動中通”的能力得到加強,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