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學者稱中國未在黃岩島動武是顧及南海全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4 09:54:01  


 
  南海地區建立治理機制與行為規範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系列社會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提供公共產品,如維護該地區生態平衡、養護該地區生存所必需的漁業資源,避免公害物品,如防止危險性的氣候變化或大規模海洋生態系統退化,外部性的內化,如防止跨界污染物的擴散、避免石油洩漏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主要涉及的領域就是環境保護。隨著南海地區石油資源、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該地區的環境保護問題亟須提上議事日程。中國政府極有必要率先在該地區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為南海環境保護做出規制。南海地區環境保護機制涉及的領域頗廣,如旅遊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規定、防止因傾倒廢物及其他廢物污染、有害物質引起的污染事故的預防和反應機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的認定與賠償等,都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家環境法律和政策。中國在南海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不僅有利於保護該地區的環境,而且對於維護南海主權和國家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2.南海地區自然災害預警與防護機制

  中國南海地區自然災害多發,針對南海地區的台風、海嘯等自然災害建立有效的預防機制,便於適時發布警報啟動應急預案,可以有效保護和保證南海區域航運、漁業作業、資源開發利用的安全。目前,開展包括黃岩島在內的海島及附近海域海洋環境預報,以及台風的衛星監測與預報建立和完善預警機制的工作已經在我有關部門展開。在當前國際上關注南海爭端的情況下,我國適時發布和建立該地區的自然災害預警與防護機制,首先可以從加強對南海地區海洋災害觀測設施建設開始,在我一些島嶼上興建此類科學目的基礎設施。這樣既能提升我國對南海海洋災害預測預警水平,又可與有關國家共享海洋災害數據信息,增強該地區整體性的海洋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必將贏得國際社會的讚揚,加深和強化國際社會對我國行使南海主權的印象和認同。

  3.南海地區海洋資源勘探、監測與評估機制

  針對南海地區的海洋資源共同合作進行定期的監測與評估。漁業資源監測調查是進行漁業科學管理的基礎,目前我國已在南海漁業資源監測與評估方面開展了不少調查和研究工作,但在其他領域如旅遊資源、油氣、可燃冰以及其他礦物資源方面的勘探和調研還遠遠不夠。尤其在當前各國加緊對南海資源開發和旅遊開發的情況下,我國加緊建設這一勘探、檢測和評估機制,有利於我方掌握南海資源的全面情況,為有關管理部門進行戰略規劃和設計提供決策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