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炮研發新型指揮系統 全方位出擊全疆域作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5 10:34:12  


千里機動,轉戰南北。
  初夏時節,高原戈壁,綠意初泛。群山之間,一聲“點火”,大地震撼,神劍飛天,光耀雪山!這是第二炮兵“常規導彈第一旅”成功發射的第114枚導彈。

  作為我軍第一支常規導彈部隊,組建短短19年來,他們驅車仗劍,用一百多次驚天巨響昭示世人——這支由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殺手鐧”部隊,劍隨令出,迅即能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近日,記者走進這支神秘之旅,探訪它是如何借助信息化,打造“百發百中信息化導彈勁旅”的。

  官兵人手一台“筆記本”

  走進新營區,記者發現,這個旅的官兵人手一台筆記本電腦,局域網線進班入排,這在全軍也不多見。

  發射二營指揮所裡,正在進行指揮聯調訓練,參謀坐在電腦前忙碌地收發各種作戰文書,輸入瞄准數據、天氣情況、諸元參數,一份火力打擊計劃很快生成……鍵盤啪啪直響,營指揮所接到命令:立刻派遣2套發射單元赴某地占領陣地。看到顯示屏上的新指令,營長、教導員穩坐電腦前,輕敲鍵盤,綜合運用各種戰場數據和決策輔助系統,一套新的作戰方案立即生成。點擊鼠標,作戰命令悄然傳到終端。導彈發射車快速啟動,加油車、維修車、醫療保障車緊隨其後緊急轉進。不久,電腦顯示,發射單元已占領陣地。“實施火力打擊計劃!”一聲令下,指揮車的屏幕上開始顯示兩套發射單元的操作進程。隨著一枚枚導彈騰空而起,“作戰任務”圓滿完成。

  幾年前,對於眼前這一幕,旅長談衛紅只在腦子裡推演過。現在利用旅裡建成的信息化作戰指揮模擬網絡,他們已經可以在網上“馳騁戰場”。

  發射一營二級軍士長周文芳,在營裡工作了17年,伴隨並見證了這個旅的成長變遷。他告訴記者,以前他們是學“三路”——油路、氣路、電路,現在是學“三化”——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十多年前,一旦有發射任務,他肩扛手搬,滿身是汗;如今,他只用敲擊鍵盤,高效自如……

  小周質樸的話語折射出部隊建設的巨大變化:導彈裝備集成化、操作系統簡便化、指揮流程信息化,從“百人一杆槍”到“幾人一發彈”,信息化讓官兵手中的“長劍”更快更准。

  頭腦也要邁出機械化的“屋子”

  當然,在信息化建設進程中,該旅也有過深刻教訓。

  數年前,該旅著眼於未來信息化戰爭的需求,打破原有指揮模式,將通信分隊從保障位置推向指揮前沿,並通過技術革新,在旅指揮車內增加通信保障模塊,引進了新型通信設備。

  然而,當這些“新寶貝”首次用於複雜電磁環境演練時,還是遭遇了一次難堪:當演練正處於“白熱化”時,因為不熟悉作戰地域周邊的電磁環境,通信指揮信號被地方氣象雷達干擾,該旅指揮所通信突然“卡殼”,操作號手誤以為遭“藍軍”襲擊,幾名通信尖兵手忙腳亂一陣之後仍無計可施,只能開啟備份通信。當獲悉真相時,通信中斷已達數分鐘之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