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乏善可陳 美大選被批無聊至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00:54:53  


美國大選已經變成了兩個手握“第一”的人——第一個非洲裔美國總統和第一個摩門教徒總統候選人——如何證明美國這個大熔爐的效能:他們都被熬得疲累不堪。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如果美國的總統大選是一個電視節目,那麼它早該停播。今次的大選“節目”只有一個壓倒一切的話題——經濟,幾乎再無別其它,這讓觀眾目瞪口呆、紛紛換台。拿收視率來說話,一位網絡新聞主管表示,觀眾很明顯地在逃避政治。共和黨辯論的時候曾經出現過收視率高峰,但自此之後收視率一直低迷。只要與“政治”相關的內容出現在電視上,收視率便下降——觀眾可能是去了衛生間或者廚房。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評論文章稱,毋庸置疑,部分原因是美國人慣例性地厭惡政客、政府和任何缺乏最終目標的事物。有人認為美國社會60%的投票率是傑弗遜式民主的勝利,但實際情況通常比這一數字來得低——2008年總統大選時投票率為57.1%,最近的國會選舉投票率僅為37.8%。當年在轟轟烈烈的運動中入主白宮並對美國實施“新政”的羅斯福總統那一屆選舉,投票率也不及60%。

  文章指出,今年的美國大選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今年的大選缺乏真正引人入勝的話題。話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經濟。如果經濟形勢好轉,那麼奧巴馬將勝出,如果情況變糟,羅姆尼就會贏。現在的情況比過去某些時候要好,但也不及過去的一些時候。經濟衰退的步調減弱了,但所承諾的繁榮卻已消失成灰。這是一個既不繁榮又不破裂也不對任何人有好處的經濟。

  所以,羅姆尼非常滿足於不掀起任何風浪。他避開初選時期被迫採取的極度保守立場,盡可能少地展示自我。他美滋滋地認為糟糕的經濟環境對他有利。他還強調他曾經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那是必然,因為他以前需要牟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