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中日關係如何走出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9 10:43:31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日本政府9月11日宣布“國有化”釣魚島後,中日關係很快便陷入低潮,圍繞釣魚島主權問題的摩擦更呈現長期化趨勢。正如一名日本外務省官員日前所說,“今後就是比耐力了。”雙方如今可謂騎虎難下,修復關係變得遙遙無期。
 
  香港成報刊登時事評論員文章稱,領土問題一向是敏感的議題。中日兩國政府在各自的國內輿論下,若在“領土”問題上稍為讓步便會動搖政權。所以自交惡以來,中國海監船及漁政船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就在周邊海域僵持不下,兩國還向國際社會高調展開宣傳戰。事件發生至今,許多在中國有投資的日本企業已因中日兩國對立不斷加深而損失慘重,中日一旦持續惡化,無疑將導致日本出口進一步疲軟。而對中國來說,中日雙方都各不相讓的日子也不好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得益的只能是美國。為了各自的利益,中日兩國政府都有必要找一個下台的台階修好。
 
  目前來看,中日關係最有可能在明年初出現轉變的突破。中共即將在下個月八日召開十八大,屆時將會確立習近平的領導地位;而另一邊廂,日本也將要在數月內舉行國會大選,在野的自民黨安倍晉三極有可能取代執政民主黨野田佳彥,再度出任日本首相。隨著中日兩國很快分別產生新領導層,意味著雙方也有了一個下台階的機會。尤其是對一向反華的安倍來說,他和中共進行明智的討價還價,反而更容易得到國內保守分子的理解和支援。
 
  文章表示,按照正常的邏輯想法,國與國之間要穩定交往,當然是外交矛盾愈少愈好。但兩國之間來往不可能完全沒有外交衝突,只是多少的問題。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為例,兩國面對的最大問題,在於以色列堅持在巴勒斯坦眼中的巴國領土之內建國。由於兩國最大問題只有這一個議題,雙方都不願意讓步,結果導致巴以衝突的解決前景未見出路。與之相反,俾斯麥心知吞併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後,在歐洲範圍內再沒有與法國實現和解的希望,於是轉而努力擴大範圍,刻意慫恿法國積極開展海外殖民活動。果然,法國在東南亞與非洲與英國爭奪得不可開交,在突尼西亞又和意大利劍拔弩張,有效轉移了法國民眾對阿爾薩斯—洛林的注意力。

  換言之,兩國之間出現“愈多”外交問題,似乎更能為雙方和解創造良好條件。當眾多種類不同的外交問題滙集在一起時,也許對雙方都是有益的,畢竟這增加了大家討價還價的可能和次數。同時,由於可交換的議題多了,最後每一方都可以宣揚自己獲得了勝利。

  文章最後說,中日兩國一旦回到對話桌,談判解決釣魚島爭議時,一個思維應是擴大談判的範圍,譬如把釣魚島問題和東海問題放在一起去一攬子解決。這樣中日關係才有可能走出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