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新裝備大量服役 二炮反擊能力震動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3 10:26:03  


導彈夜間發射,直刺蒼穹。
 
  戰鬥力轉型,帶動了國家科學技術的創新

  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根本前提,是軍事科技的全面創新。

  “我軍裝備技術的每一次飛躍,既依賴於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推動著國家科學技術的創新。”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十八大代表於起峰院士說。

  據有關主管部門介紹,10年來,全軍每年有上千項與信息化相關的高層次科研成果問世,以信息化為特征的國防專利比例已連續6年超過50%,一大批信息化水平較高的新型作戰平台、新型信息對抗裝備的研發成功,極大地提高了國家的科學技術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於起峰代表告訴記者,10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北斗”、“神舟”、“嫦娥”、“天宮”相繼飛天,打破了國外的一系列技術封鎖與壟斷,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國家;我軍航天員操縱“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上演“太空之吻”,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北斗系統及其相關技術的群體突破,尤其是上游芯片、電子地圖、地理信息數據平台等領域掌控的核心技術,使我國迅速進入構建數字中國的關鍵期、測繪產品服務需求的旺盛期、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基於這些條件,測繪地理信息已被列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於起峰代表說,國防科技大學擁有一支一流的自主創新團隊。尤其重要的是,大量關係國防和國民經濟的先進科研成果從這裡誕生,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

  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軍隊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最高學府,國防科大堅持以國家和軍隊重大戰略需求為牽引,把解決制約國家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現實問題作為自主創新的根本任務。

  於是,高性能計算、航天技術、基礎軟件技術、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指揮自動化技術、光學工程、網絡技術、磁浮交通技術等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在這裡突破;“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麒麟操作系統、環形激光器、中低速磁浮列車等一大批代表中國和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這裡誕生。

  2006年,該校憑借其在超精密加工領域的優勢,先後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都精密光學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對於推動我國空間光學和高端製造裝備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學校提供固態硬盤核心技術,支持湖南源科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麓穀高新區建立生產基地。今年,該公司已在湖南寧鄉動工建設亞洲最大的固態硬盤生產基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