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防部官員駁斥日媒:海洋強國不等於海洋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3 12:25:05  


日本對中國的任何舉動極其敏感,根源就是自己做賊心虛!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稱,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將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引起境外媒體熱議,一些媒體在報道評述的同時,也流露出“五味雜陳”的複雜心態。一些日本媒體表現得更為敏感,認為這是中國進軍海洋的宣言,是對釣魚島問題的不點名回應,無疑會引起西方的關注和擔憂。

  中國在不同時期曾提出過建設“體育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等戰略,也沒見國際社會有多大的輿論反應,為什麼對建設“海洋強國”這個問題,一些境外媒體竟如此敏感?

  原因在於,有人習慣地沿用“逢強必霸”的思維定勢,把某些國家對外擴張的“歷史軌跡”套用在中國身上。它們想當然地認為,日益強大的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就是“謀求海上霸權”,必然會加大海上軍力擴張,必然伴隨著“槍炮相加”的硝煙彌漫,必然對世界和平發展帶來威脅。

  縱觀歷史,任何大國的崛起必然伴隨其海洋化的進程。中國在推進現代化的歷程中,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海洋戰略,加大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與世界其他大國對海洋的掠奪與侵襲不同,中國在走向海洋的過程中始終秉持敬畏之心。600年前鄭和船隊浩浩蕩蕩所到之處,帶給世界人民的是財富是友誼是和平。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為各國商船護航,中國“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巡診救護,都是在維護和平的旗幟下進行的。即便是近期,在應對處置島嶼爭端過程中,中國也始終保持著最大的和平誠意和最大的外交努力,面對挑釁和滋事,中國政府和軍隊表現出對和平的最大堅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