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放軍新型激光制導炮彈 十公里外一劍封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4 09:40:28  


 
  而新近配發的激光制導諸元計算器中,卻沒有關於海拔高等參數的修正量,官兵只得依靠手工計算。運算兵手執電子計算器,翻看射表、算修正量、反查參數,以最快速度做運算……打一發彈,16開大的白紙要算滿滿一整頁。由於運算環節極其複雜,運算兵稍有不慎,計算出的數據略有偏差,就會讓“長了眼”的炮彈飛至他處。 

  胡靜是炮兵營計算班的班長。這個以心算而聞名全團的高手,在新型炮彈前也總有失誤。一次,按他的運算結果,炮彈一下飛出目標千米之外。面對官兵失望的眼睛,胡靜難過了很長時間。 

  有的官兵將脫靶的原因歸結到了靶標,認為黑色的靶標極易吸收激光,不利反射。有的認為,靶標光淨度太亮,易形成鏡面反射,影響炮彈的制導效能。 

  “先進智能化武器,不代表操作就是傻瓜化!”李德華認識到,“‘長了眼’的炮彈,之所以頻頻失誤,關鍵是缺乏傳神的點睛之筆,也就是沒摸准射擊規律。” 

  李德華將觀察員、計算員、操縱手等所有參與射擊的人員召集起來,從射擊程序到射手位置,對照教材,逐個環節排除。接著,官兵們實地測量炮彈著點位置,再參照浩如煙海的實彈射擊數據,從複雜迷亂的現象中探索規律。 

  經過連續數日的苦思冥想、大量數據的分析,以及實彈校正與總結,官兵們終於捕捉到了新型激光炮彈的射擊規律。 

  實彈射擊當日,李德華的心懸到了嗓子眼。一聲爆響後,穿膛而出的激光炮彈一下子將10餘公里外,藏在山背面的靶標炸成兩截。再試一彈,仍舊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