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殲15起降遠非中國航母終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7 07:56:15  


 
  毛澤東時代中國人就知道,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帶著今天的問題重溫這段話,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中國今天的不安全感一方面來自於國防力量的落後,一方面又出自來到“世界第二”後繼續發展的戰略性困境。我們能夠感覺到世界“既得利益集團”對中國崛起的無形壓力,單靠軍事力量我們獲得不了“大安全”的改善。 

  中國需要堅定不移地繼續發展軍事實力,這是中國平衡發展不可替代的砝碼。作為一個價值觀和政治制度與西方世界都不合拍的大國,中國的安全必須首先扎根於自身的實力,決不可有其他幻想。 

  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調動中國傳統哲學的特殊智慧,實力越大,越要增加“和”的吸引力,而不是製造碰撞的更大力度。比如中國在發展航母作戰能力的同時,也要下力氣研究航母外交的“特殊技術”。總體看,解放軍需要逐漸成為中國外交的一支活躍力量。 

  中國的安全必須是“大安全”,軍事安全只是其中一部分。僑民安全,海外投資安全,中國軟實力的逐漸對外滲透,外部力量對中國國家利益更順利的配合等等,都是我們的追求。這些同中國發展軍力有著或近或遠、甚至拐彎抹角的聯繫。 

  總之中國的利益越多,國防必然更昂貴。然而中國航母、新型戰機等增多,外部防範必將同時加碼,潛在的對立成本將升級。駕馭好這一切,避免中國的每一步發展最終都成為一場大規模實力對抗的準備,這需要中國的智慧和心胸,也需要外部世界的善意響應和互動。中國作為國際力量格局的最大變量,不僅自身要和平發展,還必須成為“和平變局”的引導性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