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媒:中國軍工定位應對全面戰爭武器產能超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8 09:43:26  


 
  俄媒稱,現在中國國防工業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而且還在繼續借鑒、仿制和合成外國技術。實際上,中國一直在研究和仿制國外所有先進武器裝備,而且多數情況下是私自研究。當然,中國在仿制過程中,通常都會對外國產品進行創造性的發展和完善,哪怕只是幾個參數。而且中國在研製新武器裝備時,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合成俄羅斯、西方和中國自主技術的方法。這種合成完全不同科技流派的軍事產品的方法,特別是在合成相當複雜的高科技產品時,要求中國自身必須擁有非常強大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擁有自主科技流派。可以說,中國軍工業不僅借鑒國外出現的所有先進作戰裝備的設計理念,而且範圍非常廣泛,比如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同時研製兩種第5代殲擊機的國家,同時又在借鑒國外防地雷反伏擊車的構想,製造各種裝甲車輛用於反游擊戰。

  顯然,中國在國防工業發展領域將會在較大程度上重復甦聯當年的道路。在20世紀20年代初,蘇聯國防工業和軍事科學的技術水平幾乎為零,被迫長期完全依賴外國產品和技術。但是到了60-70年代,蘇聯國防工業和軍事科學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能與美國相提並論,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儘管最近20年來遇到了無數的財政、組織、科技和人才問題,俄羅斯至今仍然維持了蘇聯軍事工業當年的水平。毫無疑問,中國國防工業可能重複這條道路,甚至會更加順利,因為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綜合採用行政計劃和市場方法,能夠更好更廣泛地借鑒國外技術。

  俄媒稱,中國國防工業當然也有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發動機、高精武器、各種網絡中心戰系統的生產,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能說是原則性的缺陷,也不會對解放軍的戰鬥實力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中國國產發動機與外國產品的區別只是壽命稍短而已,這個缺陷可以通過增加生產數量來彌補,高科技彈藥的缺乏同樣完全可以用增加常規彈藥數量來彌補。現在越來越明確的一個事實是,西方軍隊過分迷戀昂貴的高精彈藥,在經濟上顯得很不划算,它們經常不是增強,而是削弱部隊的戰鬥力,畢竟高精彈藥消耗非常快,之後就會無法繼續戰鬥,生產新彈藥用時較長,費用又非常高。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在高精彈藥方面的落後,可以說不是缺點,反而是優勢,而且特別適合兩軍對壘的大規模傳統戰爭。

  中國國防工業的發展定位正是準備應對這種戰爭,在此方面可以說是中國軍工業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它生產所有級別作戰裝備的能力甚至超過了美國,除了核潛艇和航母之外,遠遠高於俄羅斯,而其他任何國家則根本沒有機會與中國相提並論。雖然中國在個別方向的武器裝備質量不高,但是這種方向越來越少,而且還完全可以通過增加數量來彌補。一旦爆發任何規模的戰爭,中國眾多的國防工業企業能夠確保武器、裝備和耗材的不間斷供應。無論在任何一個方面,中國軍工企業都不會嚴重受制於國外部件和技術。

  俄媒稱,非常奇怪的是,全世界幾乎都沒有意識到上述事實,甚至包括中國的鄰國。他們無視顯而易見的事實,仍然奇怪地認為中國國防工業技術依舊原始、老舊,中國只會仿制外國產品,而且性能較差。另外一個錯看中國國防工業能力的典型觀點認為,中國軍工業只能生產數量極其有限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最不能容忍的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嚴重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和中國國防工業的生產能力,每年都聲稱中國核武庫只有200-250枚核彈頭。在此方面,估計中國軍隊最少擁有850枚核彈頭,最謹慎的評估數字是3500枚,最高估計甚至多達2萬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