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學者預言釣魚島上空中國飛機會越來越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3 11:19:22  


 
  學者稱北京應改變現有戰略

  對於中國近期派飛機前往釣魚島進行巡航一事,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華裔學者裴敏欣又緊隨霍姆斯其後,於12月15日發表文章,稱北京近來強硬動作不斷,正給自己帶來形象問題。

  文章稱,外交政策中的一條基本規則是,當你處境尷尬時,不要再在困境之洞中繼續深挖。然而,中國目前“顯然正在違反這一規則”。近幾個月內,中國在領土爭端上的強硬態度引發了一場“外交熱”,而外交部此時又發布了帶有新版地圖的護照。幾乎與此同時,解放軍海軍首次成功實現了在航母上的飛機起降。裴敏欣認為,此次試驗雖然可以提高中國軍隊的形象和自信,但考慮到中國在領土爭端中的強硬立場和鄰國對其不斷發展軍事實力的害怕,艦載機成功起降向地區傳遞出的信息“並不怎麼讓人感到安心”。

  然而,這還不是中國近期的全部動作。在12月6日日本議會選舉的前幾天,中國政府向釣魚島群島上空派出一架海上偵察機。不出所料,此舉激怒了東京,其結果只會使自民黨獲勝的機會更大,並使其提倡的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更有市場。

  裴敏欣認為,中國近期的一系列舉動如同回旋鏢一樣,最終給中國形象和國家利益帶來“現實且長久的”損害。對於北京為何會這麼做,文章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各部門機構間缺乏協調,採用垂直“煙囪式”的決策流程。

  如今,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首要挑戰是“如何將中國帶領出自己的地緣政治困境”。文章稱,因為北京“過去三年內的外交失策”,中國目前正面臨近二十多年來最為險惡的地區環境——中日關係正處於“歷史最低點”;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也因為南海爭端和中國“利用影響力來分化東盟的粗率舉動”而惡化;中美關係則“正日益發展成為一種戰略競爭模式”;甚至中國“二十年來一直試圖與之發展關係”的韓國也因北京“不願或不能限制朝鮮的侵略行為”而對華疏遠。

  文章稱,中方應“快速對當前戰略進行調整”。最為要緊的一步是穩定中日關係。文章稱,北京在釣魚島爭端中的行為導致局勢升級的風險很大。儘管中方可能希望借此來迫使日本走上談判桌,但也應當格外小心,避免出現危險的對峙和升級。目前來看,更為聰明的方法是使事態平息,從而能夠“給東京一個回應的機會”。如今,日本民眾和精英階層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有很高的反華情緒,這種情況下,希望東京對中方升級爭端的舉動進行妥協“並不明智”。

  裴敏欣認為,自民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後,中國應向新的日本政府“發出和解信號”。儘管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在競選期間一直提倡對華強硬,但中方應該給其一個“展示其理智和務實主義的機會”。如果日本拒絕中方的友好提議,中國將“有足夠的時間來玩一場硬碰硬的遊戲”。

  同中日關係一樣,北京的第二大外交要務則應緩解與東盟國家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的緊張局勢。文章稱,中國的決策者們應當首先意識到,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已將中國逼入絕路”。如今,中國越來越難對歷史角度的主權宣示進行辯護。北京對與相關聲索國進行雙邊談判而非集體談判的堅持則顯得“過於自私”。

  利用柬埔寨來破壞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團結可能帶來暫時的戰術勝利,但會造成長遠的戰略損失,並最終徒勞無獲。至於中美關係,裴敏欣認為,改變中美戰略競爭的現狀、讓兩國關係更為可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