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軍偵察兵神秘暗號曝光 鳥叫獸嚎巧聯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8 12:06:42  


 
  薄霧漸漸散去,一截樹枝掉了下來。達瓦扎西“嗖”地一個側身,閃進了旁邊的草叢。不一會兒,導調組的通報來了:“敵指揮所被炸,毀傷程度90%”。

  筆者非常納悶:“沒動一兵一卒,怎麼就把敵指揮所炸了?”

  鳴金收兵,複盤研討,筆者才從該團團長、演練總指揮楊彬彬那裡明白了原委。原來,儘管配備了電台、對講機、北斗定位儀和衛星電話等電子通信設備,但由於熱帶山岳叢林山高坡陡、草深林密、雨多霧大,加之遭“敵”干擾、防“敵”監聽等原因,該團自創了一套類似暗號的“聯絡語言”,方便在叢林中的溝通交流。

  楊團長遞給筆者一張《“叢林語言”信記號規定》。比如:剛才聽到的布穀、野豬等動物的叫聲,拉動藤條等,每種叫聲叫幾聲,藤條拉幾次都有不同的意思,情況緊急怎麼辦?“說”錯了怎麼辦?如何傳遞信號都有非常詳細的說明和規定……

  比照“叢林語言”聯絡表,筆者幡然醒悟,正是通過剛才的鳥叫獸嚎,一組組“敵”指揮所位置、防禦力量情況等信息,源源不斷地傳遞到了達瓦扎西這裡……

  筆者試著學了幾聲,自己都感覺別扭,一旁的趙家斌參謀“嘿嘿”一笑說:“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我們派專人將山裡動物的聲音錄下來,開辦‘叢林語言’學習班組織培訓,在山裡待了幾年的偵察兵都要學上幾個月呢!”

  “萬一真有動物叫,你們怎麼區分呢?”筆者不禁問道。

  “你沒發現我們叫聲的尾音都比較特別麼?”達瓦扎西笑著說道,“語言只是工具,更多的還得靠訓練出來的默契!”

  據楊團長介紹,該團先後總結了動物叫聲、拉藤條聲、“樹葉哨”等12種叢林聯絡的方法,並納入首長機關和基層指揮員應知應會訓練內容。

  相關閱讀:

  平時多練兩三手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雲南邊防某團官兵眼光緊盯未來戰場,自創"叢林聯絡語言"的探索實踐告訴我們,官兵平時多掌握一些戰場技能,多練兩三手作戰本領,打起仗來才能遇事不慌、從容應對。

  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未來信息化戰場波詭雲譎、變幻莫測,平時訓練不可抱守一成不變的訓練模式和單一的訓練方法,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該團因地制宜,靈活指導官兵學習掌握多種作戰技能,從根本上說就是把未來打仗可能遇到的情況考慮得複雜一些、預想得充分一些。所謂藝多不壓身,就是這個道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