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探亞洲最大武器試驗中心:為新型武器試鋒利刃
http://www.CRNTT.com   2019-07-28 12:20:00


 
  每一項試驗都與戰場需求相連,每一次出擊都瞄准未來作戰方向。“一台戰車要拿到‘准生證’,性能好是不夠的,戰車必須能在惡劣自然環境下實現精准打擊、駕駛自如、通信暢通。”工程師陳典斌說。為了測試低溫環境下戰車的作戰性能,試驗的戰車在隆冬開赴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的黑龍江塔河。風雪交加的天氣,官兵們駕駛幾十噸重的“鐵甲猛獸”,在雪原留下深長的履帶印記。 

  在某型戰車冰雪路面爬坡試驗中,經鑒定,底盤性能已達到設計指標,但為了測得各種積雪厚度極限爬坡值,試驗還在繼續。臨近極限,戰車隨時可能打滑翻車,幾位金牌駕駛員輪番上陣,憑借高超技術硬是將冰雪路面戰車極限爬坡值測了出來,為部隊提供寶貴數據。 

  “試驗場是新武器、新裝備第一個戰場,在這嘗試了‘艱險冷暖’,才能面對戰場上的‘血雨腥風’。”該基地一位高級工程師笑言。 

  在嚴酷環境下試驗 

  當好“黑臉判官” 

  仗怎麼打,關就怎麼把。某型槍支定型時,要進行平均彈著點一致性試驗。當連續射擊130發後,彈著點就會出現偏移。 

  廠家認為,120發子彈足以檢驗這項指標,剩下的誤差只是“毫發之差”,在合理範圍內。高級工程師黃雪鷹堅持以我軍戰士實際作戰時的攜彈量為依據,堅持打夠150發,考核槍的實戰性能。 

  “‘毫發之差’是差多少?當我們的戰士在戰場上拼到只剩最後一個彈匣時,如不能保證每一發子彈都準確地射向敵人,就是生死的差異!”最後廠家改進設計,提高了槍支的穩定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