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從5日上午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獲悉,根據會上提交審議的預算草案,中國今年的國防支出為13553.43億元人民幣(約209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6.8%。專家認為,軍費持續、穩定地理性增長,是由於中國有效管控住疫情,經濟迅速恢復,得以繼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建設。
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中國的國防開支總體上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保持國防開支適度穩定增長,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履行國際責任義務,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張業遂介紹,中國的國防開支是公開透明的,每年的國防開支預算都納入國家預算草案,由全國人大審查批准。中國在2007年參加了《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每年都向聯合國提交上一財政年度國防開支的基本數據。張業遂同時表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對其他國家構成軍事威脅,關鍵要看這個國家奉行什麼樣的國防政策。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不針對、不威脅任何國家。”
梳理往年數據可以發現,自2016年以來,我國國防預算增長率已連續6年降至個位數,增長幅度維持在6.6%-8.1%之間。2016年至2020年,國防費預算增幅分別為7.6%、7%、8.1%,7.5%和6.6%。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中國國防費增速放緩。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在去年曾介紹,中國的國防費主要用於四個方面:一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改善部隊工作、訓練和生活保障條件,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二是穩步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十三五”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淘汰更新部分落後裝備,升級改造部分老舊裝備。三是落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決策部署,保障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等資金需要。四是保障部隊戰備訓練以及執行國際維和、護航、人道主義救援、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
一位匿名的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國防經費持續、穩定地理性增長,是由於中國有效管控住疫情,經濟迅速恢復,得以繼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建設。同時,軍事現代化建設也確有實際需求,比如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是必要的,“一些大型主戰裝備,比如像航母,尤其是新式航母、新式軍機的研發和製造,都需要經費,這是硬性的支出。”
這位專家表示,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升官兵的居住條件,尤其是對邊境地區、艱苦地區的基礎設施加大投入,這樣才能全方位提升作戰能力。同時,國際局勢和中國周邊環境也很複雜,存在衝突性的因素,中國需要一支更強大的人民軍隊去守家衛國,為經濟發展營造更為安全有利的環境,“國防經費並不是單純的投入,而是會產生和平的‘紅利’。一支強大的軍隊可以有效守護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此投入國防經費是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